風物

City Walker:你知道香港還有泳棚嗎?

端傳媒記者 馬璐瑤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5-10-29

攝:林亦非/端傳媒

香港是非常適合一個人散步的。沒有與同伴的三言兩語,可以關注路邊的一草一木,有時還會走到一些秘徑上與特別的風景有一個私密的邂逅。西環泳棚就是其中一個美麗的發現。

泳棚這兩個字,對於年輕人來說,相當陌生,原來二十年代香港還未有泳池時,不少海邊都會用竹和木搭成一間間棚屋,供泳客在哪裡下海游泳,高峰期全港有約十個泳棚,分布於北角、亞公岩、西環、荔枝角等地,後來城市發展一個個拆掉,剩下的就只有西環這個泳棚。

那天早上散步在域多利道上,走到一個叫明愛賽馬會宿舍的巴士站附近,忽見一截往山下延伸的樓梯。左右兩邊都是傾斜的山坡,茂密的樹林遮蔽住下面的路,不知終點是哪裏。好奇心驅使,便行下去探險。

樓梯似乎很長,走的時候不禁心頭一驚,平日缺乏運動的身體不知經不經得起回來的路。走到底發現這是一個海邊。雖說是海邊卻有一條長長的橋,橋頭掛着一個救生圈,問了坐在旁邊聊天的阿伯才知這就是西環泳棚。

泳棚地方不大,大大小小供奉着數個土地公和菩薩。階梯上綠綠的長了一層苔蘚,游完水的人帶上來一點點水濕,增加了石階顏色的深淺變化。遠看去,海上風浪很大,可以看到幾個小島扒在海面,時不時會有幾艘漁船、快艇駛過眼前,風景甚是美麗。

到的時候正逢漲潮,海浪很大,海面上聚集了很多垃圾,很難想像會有人在這裏游泳。旁邊的郭姓阿伯,今年已經85歲,他說他每天來游兩次,早一次、晚一次,但具體時間不固定。每天都看着天文台對漲落潮的預告,根據退潮的時間來這裏游水。他說他不喜歡在泳池裏游水的感覺,沒有什麼風景,也游不開。西環泳棚是離他家最近的游海水的地方,所以他每天都來。

攝:林亦非/端傳媒

過了一陣,水稍稍褪去,垃圾清了,一位阿伯要去下海了。他下樓梯時顫顫巍巍的腳步,讓人擔心他是否能經得起那麼高的海浪。他一步一步得走在被水浪衝擊的橋上,終於要下海時,在旁邊觀看的我,也覺得有點擔心他是否應付得來。還未回過神來,他已經游出去了。那一刻,他的身姿在告訴人們他是了解大海的脾性的。雖然他游得不遠,卻在水裏非常自在。

郭伯伯說,來這裏游的人大多都是上了年紀的人。西環泳棚由兩個泳團經營,金鐘和泳廬。金鐘本來有自己的泳棚,被拆之後,便被合併到了這裏。每個來這裏游泳的人都要交其中一個團的會費,獲得一個自己的儲衣櫃,便可以換衫、沖涼。會費每個月兩百塊左右。大家知道這裏海邊山下供水供電的不易,都願意支持他們工作。每天兩個團的會員加起來,大概有一百人來游泳。雖然不是每個來游的人都認識彼此,但見面也都會打個招呼聊聊天。

重新登上樓梯,走回域多利道時,果然有些氣喘。散步雖可以邂逅香港的美麗角落,卻不可以代替運動,這件事是學習到了。走回大馬路上時,才發現再往前一點,還有另外一個樓梯入口,那個門口赫然寫着兩個泳團的名字,看來不用怕下回再來泳棚時找不到路了。

攝:林亦非/端傳媒
攝:林亦非/端傳媒
攝:林亦非/端傳媒
攝:林亦非/端傳媒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