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

一場屬於孩子的寧靜Tea Party

「茶不只是飲品,還包含溫度、感情,以及更多的想像。藉由品茶,可以學習如何從緩慢、安靜當中獲取力量,體會何謂跨文化的激盪,以及跨世代的對話。」

刊登於 2015-10-19

孩子難得靜下來好好享受一杯茶,生命教育,也就由此開始。攝:王嘉豪/端傳媒

秋日午後,八鄉中心小學飄出陣陣茶香,來自台灣的茶藝師,正帶領一群孩子靜下心來,享受品茶的情趣,感受茶香在舌尖縈繞的餘韻,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生命洗禮。

綠腳丫日前與陶作坊合作,在八鄉中心小學舉辦「靜心Tea Party」。有別於印象中充滿狂歡及喧鬧的派對,Tea Party藉由品茶的儀式,帶入生命教育的課題,讓孩子飲完三杯茶之後,學習如何與自己對話,如何為他人着想,以及懷抱感恩的心情,傳遞幸福的滋味。

香港的生活步調向來緊湊,凡事講究效率,就連飲茶也飲得匆忙。孩子就像繃緊的琴弦,一刻都沒得閒,不少人被課業壓得喘不過氣,甚至失去學習的熱情。

於是,有人開始反思,若想走得更遠、更穩,不能一味求快,而是要適時放慢腳步,學習所謂的「慢活」,才能欣賞身旁的風景,蓄積能量。

品茶,正是慢活精神的體現。毋須專業茶具或高深學問,只要放慢腳步,調勻呼吸,用心感受茶湯入喉的溫度,任何人都能從中獲得啟發,就連孩子也不例外。

茶具、花器,對孩子而言都是新鮮的玩具。攝:王嘉豪/端傳媒

八鄉中心小學位處鄉郊,近八成學生來自不同國家,儼然是所迷你「國際學校」。對孩子而言,品茶是無比新奇的體驗,一開始,難免好奇地東張西望,但隨即被眼前的茶具、花器所吸引。

桌上擺滿來自校園,但平時被忽略的花草,在茶藝師的鼓勵下,孩子逐一將之插入花器,賦予新的位置,讓原本不起眼的花草,瞬間成為最亮眼的擺設。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才能,大家不妨思考一下,自己的位置在哪裏?」茶藝師提醒孩子,唯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也最清楚自己該做些什麼,何時該玩樂、何時該學習,都由自己決定,人生亦是如此,即使出身基層,只要透過後天努力,定可開創精彩人生。

第一口茶喝的是「我」。當茶壺逐漸飄散出茶香,孩子的心情也隨之沉靜。唯有心無雜念,專注當下,好好與自己對話,認清自己的角色定位,才不致輕易迷失自我。

在品茶過程中,孩子得觀其形、察其色、聞其香、品其味,經歷茶葉在不同階段的變化,並欣賞現場所選搭的茶具及茶種,如何營造出台灣四季的不同風情,例如春天搭配奇萊山高冷茶,彷彿讓人置身奇萊山的明媚風光。

待人接物同樣需要細膩觀察,方能發現別人的需求並予以滿足,這才能稱得上真正的體貼。當茶藝師倒不到遠處的茶,就有孩子主動傳遞茶杯,讓人感到無比的貼心。

如同茶葉需要熱水沖泡,才能散發香氣,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需要溫度,然而,隨着社會變遷,人情味逐漸變得淡薄,連親人都顯得疏離,尤其需要一點溫度,拉近彼此距離。

台灣早期常見路旁擺有茶水,上面貼着「奉茶」兩字,免費供路人解渴。雖是免費茶水,卻絲毫都不馬虎,除了貼心地提供杯子,有人還刻意撒上厚厚一層稻殼,路人飲用前,得先吹開稻殼,以免嗆到或燙嘴。這份心意,正是人心冷漠的社會所需要的。

每口茶都有不同的聯想,閉起雙目,讓自己透過一小杯茶,感受生命。攝:王嘉豪/端傳媒

第二口茶喝的是「你」。與其自己獨享好茶,不如與別人一同分享,懷抱款待朋友的心情,細心觀察對方需要,設身處地為對方着想,就像過去「奉茶」所持的心意。

喝完最後一口茶,學生可將杯子帶回家中。有孩子將品茶作為做功課前的儀式,藉此轉換心情,讓學習更加專注,也有人想與家人分享品茶的樂趣,親手為父母泡茶,獻上心中的感激。茶藝師也準備明信片,讓孩子沈澱思緒,寫下感想,讓心裏的感動延續下去。

別小覷孩子,經過一口茶的洗滌,亦可透過文字分享點滴。攝:王嘉豪/端傳媒
別小覷孩子,經過一口茶的洗滌,亦可透過文字分享點滴。

品茶,品的不只是茶的香氣、甘甜,還有蘊藏在茶裏的濃厚情意。繪本《奉茶》描述土地公巡視人間時,發現台灣處處可見「奉茶」的桶子,任何人只要口渴,都能免費享用,散發濃厚的人情味,於是,便將「奉茶」作為返回天界的「伴手禮」,讓其他神仙也能一嘗世間的人情味。

茶不只是飲品,還包含溫度、感情,以及更多的想像。藉由品茶,可以學習如何從緩慢、安靜當中獲取力量,體會何謂跨文化的激盪,以及跨世代的對話。

原來,一杯茶能教導我們那麼多的事。下一次,當你眼前有一杯茶,與其痛快地一口飲盡,不如選擇放慢步調,好好享受吧!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