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英國撤銷對維基解密創始人全天候監視

刊登於 2015-10-14

英國警方停止派人全天候監視維基解密(WikiLeaks)創始人朱利安·保羅·阿桑奇(Julian Paul Assange)藏身的厄瓜多爾大使館。攝: Tim Ireland/ AP
英國警方停止派人全天候監視維基解密(WikiLeaks)創始人朱利安·保羅·阿桑奇(Julian Paul Assange)藏身的厄瓜多爾大使館。

洩密網站維基解密(WikiLeaks)創始人朱利安·保羅·阿桑奇(Julian Paul Assange)於2012年6月進入厄瓜多爾駐倫敦大使館尋求政治庇護。此後3年中,英國警方一直派人在該使館門外24小時駐守,準備阿桑奇一踏出使館就將他逮捕。10月12日,英國警方迫於成本壓力取消了這一安排,但這並不意味着阿桑奇的處境有所改變。

資源是有限的,城市還面臨着許多其他的犯罪和威脅。

倫敦警務處總部發言人

澳州記者阿桑奇創建的維基解密,曾揭露美國在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關塔那摩監獄等事件中的不光彩記錄,但阿桑奇本人受到通緝卻是因為性犯罪。2010年,瑞典警方接獲兩名女性報案,阿桑奇隨後被控以強姦、性騷擾等4項罪名;其中3項已失效,唯強姦一項指控的有效期將到2020年。

作為國際刑警組織成員國的瑞典曾於2010年11月對阿桑奇發出全球通緝令,而在通緝令發出前4天,維基解密披露了美國大使館電報,令美國陷入外交風波。阿桑奇於同年12月在英國向警方自首,瑞典要求英國將其引渡回瑞典。

而美國與瑞典之間也簽有引渡協議。英國《獨立報》在阿桑奇被抓當日就曾報導美瑞兩國就將其引渡一事舉行非正式談判;美國《紐約時報》也曾於2013年報導指,美國一些政府部門正在準備對阿桑奇提出間諜和陰謀罪等指控。

由於美國對待洩密者手段強硬,曾對維基解密情報提供者、前美軍士兵曼寧(Chelsea Manning)判以35年監禁,阿桑奇對引渡令提出上訴,要求保證被引渡到瑞典後不會再被引渡到美國。這一要求被拒絕後,阿桑奇向厄瓜多爾駐倫敦大使館提出政治庇護請求,並於2012年8月被接受。他從此展開了長達三年不見天日的生活,並多次被媒體報導健康狀況惡化。

英國此次撤銷24小時監控後,瑞典斯德哥爾摩檢察院的一名發言人表示,該項決定不會影響瑞典的逮捕令。維基解密發言人拉芬森(Kristinn Hrafnsson)也指出,當局只是用隱祕的追蹤取代了警察巡邏。他還與阿桑奇取得聯繫,稱阿桑奇也認為他的處境沒有得到改變。拉芬森還表示,若英國保證阿桑奇在被引渡到瑞典後不會再被引渡到美國,這一問題早就可以解決。

厄瓜多爾副外長拉索(Xavier Lasso)則表示,撤除巡邏警力是明智之舉,且厄瓜多爾與瑞典的談判已取得「實質性進展」。今年9月,厄瓜多爾總統科雷亞(Rafael Correa)表示願意簽署司法合作協議,令瑞典得以在使館內對阿桑奇進行審訊,而這也是阿桑奇本人的要求。據瑞典司法部透露,相關談判仍在進行,希望能在今年聖誕節前達成。

然而,談判桌外的英國已不堪重負。英國警方表示,監視行動至今已花費1260萬英鎊,維持下去將不符合成本效益,但撤銷後已加強了使館附近或明或暗的行動,若阿桑奇離開使館,仍會「盡一切努力」逮捕他。

8
距離瑞典對阿桑奇最後一項指控失效還剩5年。若他在那之後才能離開使館,共將在使館度過8年時間。

聲音

某個組織越是隱祕,越是對事件採取諱莫如深的態度,資訊的洩露就越能引致組織內部、小圈子的驚惶與無端的恐懼。

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

英國自2012年起已明確表示有責任引渡阿桑奇,這一責任保持至今。

英國外交部發言人

阿桑奇對新聞的態度十分值得敬佩,對新聞不作修飾,不作改動,不作隱瞞,甚至連線人這些敏感人物也同樣曝光,雖然給人感覺冷血,但這正是現在的新聞工作者缺少的東西。

網友@普羅米修斯之環

朱利安·保羅·阿桑奇

澳洲記者,洩密網站維基解密的董事與發言人。在作為維基解密的代言人與編輯之前,阿桑奇曾是物理與數學專業的學生、程序設計師和駭客。他曾在多個國家居住,沒有一個固定的住所,偶爾也在公共場合露面,就新聞自由、審查制度與調查性新聞工作闡述自己的看法。自創辦至今,維基解密公布了相當數量的機密檔案,這之中包括關於美國部隊在伊拉克與阿富汗的行徑、發生在肯尼亞的法外處決、象牙海岸有毒廢物傾倒事件的檔案、山達基的手冊等等。2010年11月,國際刑警組織以涉嫌性犯罪為由,對阿桑奇發出國際逮捕令。與維基解密相關的工作使阿桑奇榮獲多項榮譽,例如2009年的「國際特赦傳媒獎」與2008年《經濟學人》的「言論自由獎」。同時,阿桑奇的工作亦備受批評:美國白宮稱他的行為是「魯莽和危險的」。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倫敦警察廳網站BBC德國之聲中文網鳳凰網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