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非虛構寫作的勝利:諾貝爾文學獎頒給白俄羅斯女作家、記者

刊登於 2015-10-09

白俄羅斯作家斯維特拉娜·阿列克謝耶維奇(Svetlana Alexievich),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攝 : REUTERS
白俄羅斯作家斯維特拉娜·阿列克謝耶維奇(Svetlana Alexievich),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昨晚揭曉,隨着白俄羅斯作家斯維特拉娜·阿列克謝耶維奇(Svetlana Alexievich)獲獎,世界的目光再次被引向深沉、陰鬱而又帶有歷史創痛的俄國文學。

她的復調書寫,是對我們時代的苦難與勇氣的致敬。

阿列克謝耶維奇的頒獎詞

阿列克謝耶維奇1948年生於烏克蘭,父親是白俄羅斯人,母親是烏克蘭人。

年輕的阿列克謝耶維奇曾是一名記者,在第一本書《那時我們正要離開村莊》中,她批評了蘇聯不准農村居民自由定居或離開城市的戶籍制度,被當局禁止出版,從此開啟了不斷被政府封殺和解禁的創作生涯。

1981年,阿列克謝耶維奇積5年之力寫完了《戰爭的面孔不是女性的》,獲得巨大成功。在書中,她採訪了數百名被二戰捲入或直接參與二戰的蘇聯女性,也就此奠定了她類似報告文學或口述史的非虛構寫作手法。

這本書1985年被引入中國;1999年,她的另外兩本書也被翻成中文,分別是《鋅皮娃娃兵》和《切爾諾貝利的祈禱:面向未來的記事》。

《鋅皮娃娃兵》同樣與戰爭有關。1979年12月,蘇軍在未宣戰的情況下入侵阿富汗,一打就是將近十年。她在書中揭露了這場戰爭的殘酷、荒誕與欺騙,超級大國蘇聯身陷戰爭泥潭,卻對國內謊稱這些年輕人是去執行共產主義任務,幫阿富汗修建鐵路、醫院和學校。

《切爾諾貝利的祈禱:面向未來的紀事》是她最著名的作品,被認為是關於切爾諾貝利核事故不可不讀的經典之作。她在事故發生4年後(1990年)才決定動筆,期間她和家人都生活在被污染地區,她的母親因此雙目失明。

這本書完成於1997年,出版後被翻譯成多國語言,並相繼在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等國家獲獎,為她建立了國際聲譽。在獲得德國萊比錫圖書獎(1998年)後,她將獎金全部用來購買這本書的俄語版本,並把這些書走私帶入白俄羅斯。這個行為更加惹惱了政府,她一度被指控為 CIA(美國中央情報局)間諜,家裏電話也遭到監聽。

2000年起,阿列克謝耶維奇在歐洲國家的資助下遷居到巴黎和柏林,直到2011年才重返故鄉明斯克(白俄罗斯语:Мінск)。

她的最新作品是2013年面世的《二手時代》(Secondhand-Zeit),寫作對象擴大到蘇聯解體後的整個俄羅斯。與其他作品一樣,這本書也是建立在大量訪談的基礎之上,採訪從1991年一直持續到2012年。被訪者大多遵循「過去⋯⋯現在⋯⋯」的結構,講述自己與這個國家愛恨交織的情感歷程,在歷史的反思中尋找未來的方向。

俄國文學在世界文學史中獨樹一幟,堅忍的創傷,狂熱的迷茫,都曾深刻地影響了這個世界。尤其對於鄰國的中國讀者來說,很多優秀的俄國文學作品都曾多次受到來自國家權力的宣傳和推廣,甚至成為幾代人成長的印記。

目前阿列克謝耶維奇被譯成中文的書只有3本,不過相信在諾獎光環的籠罩下,我們很快就會與她的其他作品見面了。

6
阿列克謝耶維奇截至目前只出版了6本書,共被翻譯成35種語言,其中3本被譯成中文。

聲音

我需要很長的時間來寫我的書,可能5年到10年,我很高興現在有自由可以專心寫作了。

阿列克謝耶維奇得獎後表示將用獎金「買下自由」

她採訪了成千上萬個孩子、婦女、男人,通過這種方式,她為我們呈現了那些我們不太瞭解的人們的歷史故事……同時,她也給我們展現了情感的歷史和心靈的歷史。

諾獎評委會開獎人、瑞典皇家學院常務秘書薩拉·丹尼爾斯(Sara Danius)

她虽然关注的是普通人的生活,写的是很普通的事,但细读下来,隐含着根本的道德观念,反映了重大问题。

《鋅皮娃娃兵》的譯者高莽

俄國文學

俄國文學廣義上指所有俄語國家的文學,不僅包括俄羅斯,也包括前蘇聯諸加盟共和國的文學。在蘇聯解體後,這一概念的範圍縮小,僅指俄羅斯一國的文學。不過通常人們認為,產生於俄語文化氛圍中的、以俄語寫成文學都可歸入「俄國文學」。進入19世紀以來,俄國文學脈絡可大致分為黃金時代(受歐洲浪漫主義文學影響,以普希金、杜斯妥也夫斯基、列夫·托爾斯泰等為代表)、白銀時代(稍遜於黃金時代,以契訶夫、阿赫馬托娃、馬雅可夫斯基等為代表)、蘇俄時代(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蘇聯成立後的歷史和意識形態影響,以高爾基、肖洛霍夫、索爾仁尼琴等為代表)和青銅時代(蘇聯解體後,通俗文學流行,嚴肅文學走向衰落,代表人物有維克多·帕勒文和弗拉基米爾·索羅金等)。(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BBC 中文網三聯生活週刊澎湃新聞界面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