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9日,在秘魯南部阿普里馬克(Apurimac)大區,大批農民因擔心當地一個中資銅礦的開採作業會污染水源導致農作物失收,而進行抗議集會,結果釀成警民衝突,造成至少4人死亡,22人受傷。秘魯總統烏馬拉(Ollanta Humala)宣布安第斯山高原地區6個省份進入緊急狀態,為期30天,並派出軍隊在該區巡邏。
農民抗議的是當地的邦巴斯(Las Bambas)銅礦,該銅礦今年8月才由中國財團五礦集團以74億美元買下,由其旗下五礦資源公司(MMG)管理,預計明年投入生產,目標每年生產45萬噸銅、5千噸鉏、9萬盎司金和45萬盎司銀,預計將成為秘魯最大礦場。
當地農民不滿 MMG 提出環保方案時沒有諮詢他們,擔心採礦污染農作水源。也有當地人不滿礦場聘用大量中國及外地人,沒有為當地提供就業機會。
29日,約1萬5千民眾在邦巴斯礦場外舉行集會,當地政府派出約1500名警察及150名軍人戒備。據目擊者稱,軍警起初僅維持秩序,沒有採取武力壓制示威民眾,但其後狀況失控,有民眾試圖闖進礦區,軍警開始向民眾開槍射擊。秘魯內政部長佩雷斯(José Luis Pérez Guadalupe)其後也以此說法為警方行動辯護。
我認為,保護人民生命相當重要,但保障公眾利益及私人財產也同樣重要……警方會保證礦場不會因抗議活動而延誤投入生產。
就抗議集會演變成流血衝突,秘魯總統烏馬拉呼籲民眾保持冷靜,但同時強調,「在任何情況下,抗議活動將無法阻止邦巴斯銅礦按計劃投入運作」,因為「那是近年以來最龐大的一項投資」。
秘魯官方稱,邦巴斯銅礦是阿普里馬克大區第一項主要礦業項目,可以促進該區經濟,改善貧窮問題。而阿普里馬克大區是秘魯最落後貧窮的地區之一,當地居民主要依賴務農為生。
秘魯全國經濟也依賴銅礦業支撐。秘魯目前是全球第三大產銅國家,去年生產140萬噸銅,僅次於智利和中國,秘魯銅產收益佔出口收益的接近60%。秘魯政府今年提出目標,希望在2017年前,提升銅產量至目前產量的一倍,至280萬噸,超越中國躍升成為全球第二大產銅國家。
在這項國家經濟目標下,秘魯政府相當重視國內幾項新的銅礦項目。然而,在大力推動銅礦經濟的同時,近年也有多場針對礦業開採的抗議及衝突。上一次抗議發生在今年5月,秘魯南部近百農民抗議一個墨西哥企業經營的礦場時與警方發生衝突,造成1名示威者及1名警察死亡。
中國與秘魯經貿關係
來源:BBC中文網、衞報、now新聞、路透社 、紐約時報 、華爾街日報、香港有線
2017 年 7 月,端傳媒啟動了對深度內容付費的會員機制。在此之前刊發的深度原創報導,都會免費開放,也期待你付費支持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