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6日晚,中紀委網站發布消息,稱中國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因涉嫌違紀接受調查。自中國A股市場7月爆發「股災」以來,他是迄今被查的最高級別官員。在他被調查之前,騰訊財經援引多位消息人士稱,他即將調任央行副行長,只差走完證監會的內部流程。
截至發稿時,相關部門並未透露張育軍被調查的原因。不過財新網稱,張育軍在證監會大力提倡創新業務,其中就包括被視為引發「股災」的高槓桿業務。
9月15日,新華社報導中信證券總經理程博明等3人因涉嫌內幕交易被公安機關調查。程博明與張育軍為同門師兄弟,均曾就讀於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師從第一任證監會主席劉鴻儒。因此,外界推測張育軍被調查或與程博明相關。
人類金融發展史同時也是一部詐騙史。
張育軍現年52歲,擁有經濟學及法學博士學位,2000年開始擔任深交所總經理,任內籌建創業板;2008年起執掌上交所,是中國唯一執掌過兩大證券交易所的人物。2012年張育軍由上交所調任證監會擔任主席助理,分管機構部、基金部、期貨二部。在證監會官網的領導欄中,張育軍排名第七。
張育軍在任期間,積極推動券商創新業務,鼓勵券商學習互聯網企業,在其引導下,互聯網證券專業委員會於今年3月成立。他也曾提出資產管理業務發展的「八條底線」,包括不得利益輸送、不得開展資金池業務等。
在今年4月召開的融資融券業務情況通報會上,他曾對兩融業務發展提出七項要求,其中就包括不得以任何形式參與場外股票配資。8月底,他召集50間券商開會,提出清理兩融業務,完善兩融機制。
今年「股災」後,中國證監會、中信證券已有多人被調查:
-
8月25日,中信證券8名高管、《財經》記者王曉璐、中國證監會2人因涉嫌違法交易、編造信息、內幕交易等罪名,被公安機關要求協助調查。
-
8月30日,中信證券董事總經理徐剛等4位高管、《財經》記者王曉璐、證監會工作人員劉書帆被採取刑事强制措施。
-
8月31日,英仕曼集團中國區總裁李亦非傳被帶走協助調查,外界認為這一調查與中信證券有關。但9月6日,李亦非現身,否認被警方帶走和惡意做空的傳聞。
-
9月15日,中信證券總經理程博明等3人被帶走。
截至目前,中信證券已有11位高管因涉嫌內幕交易被調查。6月26日起,A股開始巨幅下跌,政府爲穩定市場出手護盤,中信證券成為這輪護盤行動的先鋒。中信證券總部營業部、望京營業部、金融大街營業部、呼家樓營業部,被認爲是證金公司的「救市主力」。
廣州《時代周報》9月發表長篇報導,稱中信證券直接參與救市操作的四大營業部匯集大量敏感市場資訊,被查高管身份職位特殊,中信證券可能與基金做空有關聯。報導中多位受訪者認為,中信證券不會被重組,仍將是市場主力,但高層可能被洗牌。
《人民日報》海外版微信公號俠客島發表文章稱,張育軍或是反腐向金融系統深水區推進的一個標誌性開始。
聲音
很可能由於證金公司大量資金通過中信證券投資,核心高管不可避免掌握了一些內幕信息,可能利用這些信息,通過親屬或外界,展開布局投資。
金融腐敗和其他領域的腐敗,其脉絡和本質並無二致——都是因爲貪圖私利,模糊監管規則,打亂法規程序,以各種「爲國爲民」的藉口,不願意真正市場化、公開化、透明化,姑息市場黑暗,表面上是爲了「穩定」和「繁榮」市場,實則爲自身渾水摸魚,從中牟利。
救市這種事,本身就違反市場規律,就是挨罵的差事,怎麼做都是錯,不做最妥當。張既要任勞又要任怨,最終還得背起這口鍋。現在輿論都說他通過救市漁利,是內奸國賊,我是不太相信的,等法院判吧,萬眾矚目這麼大的事件他敢火中取栗?沒看出張育軍是貪財的人,如果想搞錢,以他的資歷和能力,下海到金融圈一年幾百萬合法薪酬很正常。他走仕途是對股市還想實現自己的抱負。
中國證監會
來源:財新網、南華早報、澎湃、騰訊財經、信報、時代周報、雪球網
2017 年 7 月,端傳媒啟動了對深度內容付費的會員機制。在此之前刊發的深度原創報導,都會免費開放,也期待你付費支持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