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烏克蘭修憲予東部更大自治權釀衝突

刊登於 2015-09-01

烏克蘭首都示威,示威者與警察發生衝突。攝 : Genya Savilov/AFP
烏克蘭首都示威,示威者與警察發生衝突。

8月31日,烏克蘭國會審議並一讀通過了一項憲法修正案,給予東部親俄勢力佔據的地區更大的自治權。首都基輔議會外有大批反對修憲的政黨及民眾示威抗議,期間一度爆發警民衝突,也發生炸彈爆炸,造成至少3名軍警死亡、125人受傷。

自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以來,烏克蘭政府與烏東親俄武裝分子持續交火。直到今年2月,雙方於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簽署停火協議,協議中列明烏克蘭政府須在今年年底之前「去中央化」。本次憲法修正案由烏克蘭總統波洛申科(Peter Poroshenko)於7月提出,按照2月份的停火協議給予東部頓涅茨克、盧甘斯克等地區更多自治權。修正案於8月31日舉行審議,結果450名議員當中有265人投下贊成票。修憲的最終表決於9月1日舉行,並需要獲得三分之二議員贊成、即300票贊成才能獲得通過。

在烏克蘭議會大前,國民警衛隊帶走一名受傷的軍警。攝 : Valentyn Ogirenko/REUTERS
在烏克蘭議會大前,國民警衛隊帶走一名受傷的軍警。

基輔國會大樓內審議修正案之際,場外有大批反對修憲的黨派及民眾聚集抗議。反對者認為,給予烏東親俄分離分子更多自治權等於容許烏東地區進一步獨立或併入俄羅斯,而「去中央化」實質是「去烏克蘭化」。示威後來演變成警民衝突,有民眾向保護國會大樓的軍警投擲炮竹、土製燃燒彈等,據「112烏克蘭電視台」報導,示威中有懷疑是極右民族主義份子數度向軍警投擲手榴彈,造成軍警當中至少3人死亡、約10人重傷。報導稱,抗議活動已造成最少125人受傷,當局則拘捕了至少30人。

民族主義者反對給予烏克蘭東部親俄分離分子更多自治的暴力示威如同『暗箭』,抗議活動是一次反烏克蘭行動,所有組織者以及所有政治勢力代表都必須承擔全部責任,無一例外。

烏克蘭總統波洛申科(Peter Poroshenko)

包括烏克蘭總統波洛申科在內的多名政府官員譴責31日國會大樓之外的示威。波洛申科將示威形容為極端民族主義者所施放的「暗箭」,又聲言一定會嚴懲投擲手榴彈的疑犯,基輔市長 Vitaly Klitschko 也形容示威為「血腥挑釁」。

這(指修憲)不是通往和平的道路,也不是分權,而是完全相反的程序,只會導致更多領土流失。

烏克蘭前總理季莫申科(Yulia Tymoshenko)

但親俄武裝分子卻認為這次的憲法修正案所賦予的權利,與他們希望爭取的「半自治狀態」依然有一段距離。自2月份停火協議簽訂以來,烏克蘭政府與親俄武裝分子持續交火。俄羅斯政府表示,已經聯絡烏克蘭、法國及德國外長,於9月中旬舉行四國會議商討烏克蘭東部局勢,希望化解危機。

6800
據統計,烏克蘭政府與親俄分離分子在東部爆發衝突至今16個月以來,已經造成約6800人死亡。

聲音

克里姆林宮策劃了爆炸事件。誰希望局勢動蕩?我們知道是誰,是普京及其「第五緃隊」,他們希望烏克蘭動蕩。

「波洛申科陣線」(Poroshenko Bloc)議員岡恰連科

聯合國秘書長呼籲各方保持克制,盡量按照烏克蘭法律,以和平方式解決一切分歧。

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斯特凡•杜加里克(Stéphane Dujarric)

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

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是烏克蘭親歐盟示威運動的後續事件之一,事件在亞努科維奇政權被推翻後開始。抗議活動主要是由俄羅斯人群體組成,他們反對基輔反政府活動,並希望與俄羅斯建立密切聯繫,擴大自治或促使克里米亞獨立。其他團體,包括克里米亞韃靼人與烏克蘭人則支持烏克蘭革命。2014年3月16日舉行的克里米亞歸屬公投顯示絕大多數克里米亞選民贊成脫烏入俄。「克里米亞共和國」 隨後成立,並宣布和塞凡堡市一起加入俄羅斯,但並未獲得國際社會的普遍承認,而俄羅斯至今一直控制克里米亞。(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BBC中文衞報半島電視台Global PostNOW新聞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