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已有超過13億人在社交網絡 Facebook 擁有賬戶,每日有8.9億人活躍在 Facebook 上。Facebook 已成為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份,但一項2009年的調查顯示,只有不到30%的用戶思考過,自己死後這些社交網絡賬戶會怎麼樣。今年2月,Facebook 在美國率先推出「死後代理人」服務,8月31日,這項服務正式在香港啟用,台灣用戶可在9月1日開始使用。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請選擇一位家人或摯友作為你的紀念賬戶代理人。
這項名為「紀念賬戶代理人」的服務隱藏在個人設定的賬戶安全目錄下,用戶可以隨時設定及修改代理人並給對方發送設定通知,也可以選擇死後由 Facebook 代為通知。一旦用戶死亡,代理人需要先提交用戶的姓名、生日、死亡證明,經 Facebook 確認屬實後,就可以開始代管賬戶。此後,代理人可以在用戶的個人檔案中撰寫置頂帖子,如分享訊息或提供追思會資訊,還可以回應新的交友邀請,及更新用戶的個人資料相片和封面相片。但代理人無法直接登入該賬戶,也不能移動或者編輯已有的帖子,更無法讀取用戶與其他用戶間傳送的訊息紀錄,也不能移除好友。
代理人還可以向Facebook申請「回首好時光」影片,影片將由 Facebook 製作,取材自用戶生前的相片和帖子,但代理人並不能參與編輯該影片。此外,代理人還有幾項限制,例如必須為 Facebook 用戶,必須為用戶的 Facebook 朋友,必須在18歲以上。除此之外,代理人一旦被指定,就不能轉讓代理資格。
Facebook 今年2月在美國推出該服務時表示,開通原因是該公司收到了數千份申請,希望能使其他用戶「繼承」死者的賬戶。而谷歌早在2013年就已經開通類似服務,用戶可以預先設定「不活躍賬戶管理員」,後者可以管理用戶的 Gmail、雲端儲存資料等。亦有一些科技網站如 Legacy Locker/Password Box、Securesafe’s Data Inheritance、Asset Lock 等,為用戶提供賬戶資料存儲服務,用戶可以將賬戶名和密碼先行上傳,這些機構會在設定的時間將這些資料發給用戶指定的郵箱。
聲音
Facebook 已經介入我們的生活如此之深,我們不僅要去想要不要填寫生日、戀愛狀況、工作,現在還要考慮死了以後怎麼辦了。
如果我把妻子或兒子設為代理人,感覺會很怪。因為我的死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很大的打擊了,他們要承受的已經夠多了。
2017 年 7 月,端傳媒啟動了對深度內容付費的會員機制。在此之前刊發的深度原創報導,都會免費開放,也期待你付費支持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