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華盛頓全球發展中心今日發布研究報告,指出人類若按現在消耗熱帶雨林的速度持續下去,到2050年,全球將有相當於印度國土面積大小的熱帶雨林消失。熱帶雨林的大面積消失不僅對生物多樣性和當地環境來說是一場災難,也會使碳排放量大幅增加,給全球氣候變化帶來惡劣的影響。
主導研究的學者布許(Jonah Busch)表示,此次報告最重要的發現是證明熱帶雨林不僅會繼續消失,其消失速度還會不斷加快。布許教授與其團隊利用公開的衛星數據監測了2001年至2012年全球森林的覆蓋狀況及變化,預測若目前熱帶雨林消失的趨勢持續,則其消失速度將在未來幾十年內逐步加快。
熱帶雨林加速消失對生物多樣性和全球氣候變化都有重大影響。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指出,全球森林破壞令物種滅絕的速度非常驚人。而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也會隨着雨林消失而增長,在2050年將達到1690億噸左右,相當於4萬4千座火力發電廠一年的碳排放量。過多的碳排放是全球變暖的重要原因之一。聯合國專家指,各國領導人目前正努力使地球溫度不要再升高2攝氏度,因為那樣的溫度將使萬物難活。為達到此目標,人類必須將碳能源的使用限制在1萬億噸以內。
減少砍伐熱帶雨林,是對抗全球氣候變化的一種比較經濟的手段。
熱帶雨林加速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對其的大量砍伐,為了滿足工業化農業商品如大豆、棕櫚油的生產需要,擁有熱帶雨林的國家往往在經濟上嚴重依賴雨林的自然資源。但布許教授亦將巴西作為成功減少砍伐雨林的成功案例。巴西在過去10年加強監管,在不影響牲畜與大豆產量的基礎上將全球最大熱帶雨林亞馬遜雨林的砍伐減少了60%。
除減少雨林砍伐外,布許教授還倡導全球減排及提高碳價,以防止自然生態進一步惡化。2015年11月,新一屆全球氣候大會將於法國巴黎舉行。8月20日,全球第三大碳排放來源歐盟提出二氧化碳排放目標,並呼籲印度、印尼、阿根廷、巴西及其它大國向11月舉行的大會提交碳排放目標。2009年,哥本哈根的全球氣候大會亦曾達成過減排協議,但約束力甚微。歐盟期待今年的大會能形成一個涵蓋所有碳排放大國的實效性減排協議。
聲音
據世界資源研究所的評估,工業性森林砍伐已成爲原始森林的頭號殺手,影響着70%以上的瀕危森林。
新的方法和技術將讓在已退化的土地上營造人工林成爲可能,從而使原始森林不再受到破壞,原始森林將主要作爲生物多樣性的貯藏所和碳儲藏庫。
熱帶雨林
來源:華盛頓全球發展中心、華盛頓郵報、關鍵評論網、國際在線、綠色和平
2017 年 7 月,端傳媒啟動了對深度內容付費的會員機制。在此之前刊發的深度原創報導,都會免費開放,也期待你付費支持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