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acebook 8月初獲得一項專利,或許將使你的臉書好友直接影響你的貸款申請。這項專利中規定,當你向信貸公司提出貸款申請時,信貸公司有權查看你的 Facebook 好友列表,並將你好友的信用評級計算在衡量指標之內。若你的Facebook好友的平均信用評級未達到最低標準,貸款就會被拒絕。
當個人申請貸款時,放債人通過借款人授權,檢視借款人的社交網絡成員之信用評級。如果借款人的社交網絡成員之平均信用評級達到最低分數,放債人繼續處理貸款申請。否則,借貸申請會被拒絕。
Facebook 在2010年以4千萬美元買下社交網站 Friendster 的同時時,得到了這項綑綁銷售的專利,並於2012年提出專利申請。如今當 Facebook 專利獲批時,雖然 Friendster 網站已不復存在,但關於這項專利的爭議卻並未消失。根據美國《公平信貸機會法》,用以評估一個人信用評級的標準只包括收入、開支、債務情況和信用記錄等。且這種做法或會涉及侵犯用戶的隱私權,因為它不僅允許信貸機構獲取用戶的社交網絡使用狀況,還會將用戶及其好友的信用評級狀況反饋給 Facebook。
亦有媒體質疑,將社交網絡好友的信用記錄計算在內,是對於用戶交友類別的歧視。美國《赫芬頓郵報》專欄作家 Richard Zombeck 就以自身經歷為例,指自己的好友中有脫離毒癮者、流浪漢等,若信貸機構因為這些好友的信用記錄低而駁回他的貸款申請,將是十分不公平的。此外,網友也指出許多人與自己的 Facebook 好友在現實生活中並不相識,甚至在網絡世界也不熟悉,這些人的信用記錄與用戶本身的信貸狀況並不相干。
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FPB)回應這種做法稱鼓勵創新,而對於做法是否合法,該機構表示「正在觀察」。《財富》雜誌則指出了其正面作用,對於一些曾因純粹的個人財產狀況而被拒絕貸款的人來說,社交網絡信息的介入也許能幫助他們獲得貸款。事實上,由今年1月起,包括 Affirm、Earnest 等在內的信貸創業公司已經在使用這項技術專利,他們試圖通過掃描用戶成千上萬的在線數據來對自己的客戶建立一個數碼化的全面認知。
然而像很多公司購買專利後未必會使用一樣——比如 Google 也曾買過一些新奇的專利,但從未使用過——Facebook 目前也尚未開始使用這項專利。
聲音
以收集個人信息而著名的 Facebook 現在可以用這新的技術來收集更多關於你和你朋友的個人信息了。
這項技術對那些有良好信用記錄的人沒什麼影響,但對那些第一次申請貸款的人來說,影響就可能很大。
為什麼我對這項技術感到害怕?因為這可能導致一個沒有討論與意見的世界,人們將不得不在網絡上小心說話,以免影響到自己的貸款申請,甚至工作或者教育機會。
信貸評級
來源:關鍵評論網、Quartz、紐約時報、CNN、赫芬頓郵報
2017 年 7 月,端傳媒啟動了對深度內容付費的會員機制。在此之前刊發的深度原創報導,都會免費開放,也期待你付費支持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