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being queer

中國大學生因教材歧視同性戀狀告教育部不作為,終審被判敗訴

刊登於 2017-03-07

#LGBTQIA

中國北京海澱區人民法院前,有人手拿彩虹旗及正義女神像。
北京海淀區人民法院門前,有人手拿彩虹旗及正義女神像。

最新動態

廣州中山大學女生秋白(化名)2015年因不滿大學教材污名化同性戀,以「行政不作為」為由狀告中國教育部。歷時近兩年後,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日前作出終審判決,原告秋白敗訴。財新網引述秋白稱,「很失望,但不會放棄」。

秋白花錢買了教材,買了一本帶有歧視性內容的教材,財產產生了損失;秋白是一名同性戀,她在讀到『同性戀是精神病』這樣的內容時,人權受到了侵犯。她要求教育部對教材進行處理,保護的是自己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

秋白的代理律師

2015年,秋白在學校查閲心理學、醫學等教科書時發現,很多教材將同性戀定義為「心理疾病」,於是她在同年5月申請公開教育部對錯誤教材的監管職責,但未獲回覆。隨後,秋白以教育部在「恐同」教材監管上不作為為由提起訴訟,但一審敗訴。秋白上訴後,今年3月2日北京高院二審維持原判。

教育部在一審時抗辯稱:「教材監管事項的處理沒有侵害原告的人身權、財產權、受教育權。」一審判決支持了這一主張。儘管秋白及律師在二審時提供了新證據、對侵權內容進行擴展,但二審判決書仍稱,「秋白是因認為教育部未履行對其舉報事項的監管職責提起的行政覆議申請……與教育部的履職行為之間尚不構成法律上的利害關係」,故駁回上訴,維持一審判決。

2015年8月24日報導:教材歧視同性戀 中國大學生訴教育部

廣州中山大學20歲女生秋白(化名)因不滿高校教材污名化同性戀,以行政不作為為由,起訴主管全國教育的中央級機構中國教育部,案件已被北京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受理。

該名學生在翻閱資料時發現,不少教材將同性戀列為「疾病」,建議用電擊、藥物催吐等方法「治療」。而早在2001年,中國中華精神科學會已把同性戀從精神障礙的疾病名單中刪除,2014年更有首宗同性戀起訴心理機構「逆轉治療」的案例被判勝訴,判決書特別強調「同性戀並非精神疾病」。該名學生和同伴要求教育部公開此類教材的批准程序,在當局逾期未回覆後遂採取法律行動。此案代理律師表示,案件將在推動政府公開信息、敦促教育部監督教材、同性戀維權等方面產生影響。

我覺得教材肯定很權威……但看過之後,我嚇壞了。更不敢承認自己是同性戀了。

中山大學學生秋白(化名)對《紐約時報》說

秋白去年底發現自己對同性產生愛慕,對自己性取向感到困惑。她在圖書館查閱5本2001年後出版的涉及同性戀的教科書時,發現它們均將同性戀描述成疾病;一項2014年的研究更指出,中國2001年後出版的31本涉及同性戀的心理學教材中,逾40%(13本)把同性戀列為疾病。

意識到問題嚴重性後,秋白和同學於今年3月向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廣東省教育廳舉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4本教材存在對同性戀的錯誤及污名化描述,並向教育部申請公開其對高校使用教材的監管職能,但未獲教育部回覆。她關於出版社出版相關教材損害她作為同性戀名譽權的起訴被廣州市天河區法院駁回,而她關於教育部不作為的起訴於8月14日獲得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受理,並引起廣泛關注。

雖然秋白的行動受到許多人支持,但有消息指她正面臨來自學校和家庭的雙重壓力。微信公眾號「中大Din」8月21日發文稱,秋白所在院系的輔導員曾打電話說她「又搞事了」,並透露院方提出「秋白同學可能因而無法順利完成學業」的說法。該文還表示,校方擅自把秋白的性取向透露給她的父母,後者在得知後表示無法接受,以中斷秋白的經濟來源為威脅,與學校一起阻止她繼續行動。但一位自稱是秋白的輔導員的微博用戶(@永遠愛學生的輔導員),發微博稱校方從未以不能畢業等方式給秋白施壓。

而中山大學以「包容性」著稱、性別教育亦在全國領先。今年7月4日,一名中山大學女畢業生在畢業典禮上身披彩虹旗,請校長羅俊一起與她做出打氣的動作,為同志群體和同性婚姻合法化打氣加油。「出櫃女生」在現場得到校長的擁抱和同學鼓勵,使外界對中山大學尊重多元和自由的印象更加深刻。

15
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教育部應在收到公開信息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予以回復,但15個工作日後,教育部沒有給予秋白回復。

聲音

以我親身經驗來說,這些教材肯定會讓同性戀學生很不安……後來我才瞭解到,這種教材給全國各地的同性戀者帶來了傷害。

中山大學學生秋白(化名)

你知道同性戀要面對家長的壓力有多大嗎?這是非常難的,不是說性傾向不能告訴家人,而是要去做好各種準備,做好自己的心理建設,做好很多鋪墊之後再和家庭進行溝通。但是輔導員給她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同志平等權利促進會負責人燕子

我們老師一般不會說這樣的話。只要她學分夠,各方面也符合條件,不會不給畢業證,這個有教務處的條例。

中山大學宣傳部長丘國新

同性戀

是以同性為對象建立起親密關係,或以此性傾向做為主要自我認同的行為或現象,與雙性戀和異性戀構成了性傾向連續光譜的三區帶。科學家對於人類如何形成發展性傾向並無定論,多數科學家認為生物和孕後環境因子交互作用下形成了性傾向。他們偏好生物學理論,認為性傾向的形成涉及基因或子宮環境等生物性因素,沒有可靠證據指出子女教養、童年經驗對性傾向形成有影響;而在同性性行為上,共享環境因子(生物性或非生物性)在男性無解釋力,對女性有微弱解釋力。有人對同性間的性活動抱有成見,但科學研究已證實同性戀是人類性慾的自然展現型式之一,其本身不造成任何心理傷害。從十九世紀末開始,爭取同志社群能見度、同性親密關係社會承認和相關法律權利的全球性社會運動興起,要求保障同志在婚姻或民事結合、生育撫養、工作就業、從軍入伍、醫療照護上獲得平等對待的權利,並且推動立法或行政措施,制止對性別氣質或性傾向的仇恨言論和霸凌行為。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紐約時報中文網澎湃新聞中大Din淡藍網財新網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