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海關上月底偵破了一宗健身中心用威逼手段推銷會籍的案件,該中心涉嫌在未經授權下利用顧客信用卡購買中心10年健身會籍,金額達3.8萬港幣。本案是海關不良營商手法調查課自去年底成立以來首次展開拘捕行動,涉案中心1名銷售人員及3名管理人員被捕,後均暫准保釋候查。他們涉嫌違反《商品說明條例》中具威嚇性的營業行為條文,若罪名成立,最高可被罰款50萬港幣及監禁5年。有消息指,涉案中心是香港最大健身中心之一舒適堡(Physical),且被捕4人中包含該公司老闆陸毅強、何玉華夫婦。該消息暫未被當局證實。
根據事主供稱,這個銷售人員告訴她,不如你拿身份證和信用卡給我,我替你看看有甚麼優惠,不會吃虧的,只有著數(好處)。
香港海關8月12日召開記者會, 證實數月前接獲一名消費者投訴,指3月份在一間健身中心被威逼購買10年健身會籍。據海關解釋,事主原本在該健身中心已有10年會籍,當時中心銷售人員推銷她簽下額外10年會籍,期間以「看看有什麼優惠可以安排」為理由,索取她的身份證及信用卡,卻擅自用她的信用卡刷取了3.8萬港幣,事後又對事主堅稱交易已經無法取消,又以不友善態度威逼她簽下賬單和合約。海關經調查後,於上月底至本月初採取行動,拘捕3女1男,包括健身中心管理與銷售人員。海關又强調,任何公司管理層若因縱容、同意或疏忽導致下屬出現不良營商手法,有機會觸犯相關法例。
有消息指涉案中心為香港大型連鎖健身中心舒適堡,但截止13日下午,舒適堡尚未就事件回應。消息傳出後,不少已購買舒適堡健身會籍的消費者表示擔心。舒適堡目前在全港一共有21間分店、數十萬會員,近年來亦進軍內地上海、杭州等地。該公司的銷售手法過去曾多次引發爭議,類似情況在香港其他健身中心亦時有發生。為打擊不良營商手法,港府已於近年修訂《商品說明條例》,禁止商戶進行虛假商品說明、具威嚇性的營業行為、餌誘式廣告宣傳等等,並由香港海關負責執行。此次亦是該條例實施以來首宗投訴成立的個案,還有其他個案尚在跟進。
聲音
海關呼籲消費者購買服務時,應了解自己需要及量力而為,明確拒絕銷售人員的推銷,不要輕易交出身份證明等文件,若要以信用卡付款,應要求店員在視線範圍內處理,一旦發現交易條款不合理,不應簽署任何文件,若懷疑營商手法有問題,應盡快向海關查詢。
海關現在可以執行法律,拘捕相關人仕,至於消費者是否真的可以多一重保護罩,尚待觀察,但至少是一種進步。
香港地貴樓貴租貴,根本就不適合需佔大樓房面積來營運的生意,好像 DSC(德爾斯)那樣,賺了都不夠交租。除非強收客人多年預付款或以威迫詐騙手法來劏客(宰客),否則好多這樣的健身中心都很難做,估計好快有幾家會步 DSC 後塵。連這些中型連鎖集團都死在高樓價下,叫青年人怎麼去創業!??
舒適堡
2017 年 7 月,端傳媒啟動了對深度內容付費的會員機制。在此之前刊發的深度原創報導,都會免費開放,也期待你付費支持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