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9日,三菱綜合材料公司常務執行董事木村光在洛杉磯出席儀式時,向曾在二戰時期被三菱強徵和奴役的900名美國戰俘表示道歉,成為首個為奴役罪行公開道歉的日本企業。但此舉同時也被中韓等國抗議雙實行重標準。該公司外部董事岡本行夫7月22日表示,公司也願意向英國、荷蘭、澳洲等國前戰俘道歉,並希望與中國勞工達成和解。二戰期間,三菱及其相關企業強徵中國勞工3765名,其中722人死於日本。
日本共同社7月23日發布報導,稱三菱已與中國受害勞工達成和解,將向3765名受害中國勞工或其遺屬每人支付10萬元人民幣謝罪金,並會出資約500萬元人民幣建造紀念碑,出資約1000萬元調查失蹤勞工及遺屬。然而,「二戰勞工對日索賠案律師團」24日立即發表公開聲明,指責共同社報導不實。聲明稱,二戰中國勞工聯合會早在2014年2月就曾向北京市第一中級法院對日本三菱綜合材料公司提起損害賠償訴訟,要求對每個受害勞工賠償100萬元人民幣;同年4月雙方開始和解談判,三菱當時開出的賠償條件與共同社現在的報導相同,然而直至今年2月11日談判終止,雙方並未達成和解。中國勞工方表示,此後也沒有收到來自三菱的任何正式文件。
10天後,代表中國受害勞工的三個團體(二戰中國勞工三菱受害者聯誼聯席會、二戰中國勞工長崎三島受害者聯誼會和中國被擄往日本勞工河北三菱分會)於8月3日發表聲明,宣佈其所代表的曾受三菱迫害的中國勞工及家屬,雖然仍對和解建議不滿意,但表示接受。
三菱公司的謝罪書、擬支付的和解金額,我們是不滿意的,但考慮到幸存者均年事已高,迫切希望在有生之年解決此問題,我們在徵詢了大多數三菱受害者及遺屬的意見後,一致認為此和解是可以接受的。
代表「二戰中國勞工聯合會三菱勞工分會」的康健律師稱,三菱的和解條款語焉不詳,只承擔了使用勞工的責任,而沒有承擔奴役勞工的責任,並表示上述三個團體並不代表全部受害者,自己代表的受害者團體並沒有同意三菱的和解條款。
聲音
我們在三菱公司對於「承認歷史事實」、「真誠謝罪」、「實質賠償」等核心問題上掩蓋事實、推卸法律責任的情況下,目前所稱的「和解」達不到正視歷史史實、告慰被殘害致死的我們的親人、撫慰幸存者、安撫死難者遺屬的基本要求。
這是強擄,不是僱傭,三菱沒有認真反省這段事實。這是重大的人權加害。他(發言者父親)等了幾十年,就是想要一個公正的道歉,不能接受沒有原則的和解。
希望這一舉動將促使更多公司加入道歉的行列。
中國二戰勞工
2017 年 7 月,端傳媒啟動了對深度內容付費的會員機制。在此之前刊發的深度原創報導,都會免費開放,也期待你付費支持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