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街巷深處的黑屋內,少年們專注地盯着屏幕,手指下傳出急促的按鍵聲——這是中國大陸曾經的「灰色地帶」遊戲廳內常見的情景。自2000年中國政府一刀切地全面禁止電子遊戲機的生產、銷售、進口長達15年之後,文化部於近日發布《關於允許內外資企業從事遊戲遊藝設備生產和銷售的通知》,全面開放了中國遊戲機市場。
上世紀90年代,電子遊戲被中國政府和輿論視為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角色,「擾亂社會治安」、「影響學習成績」,甚至「電子海洛因」等批評讓不少中國民眾對電子遊戲心存芥蒂。2000年6月,中國國務院審核通過《關於開展電子遊戲經營場所專項治理的意見》,要求停止面向國內的遊戲設備及其零附件生產銷售,隨後掌上遊戲機、電視遊戲機和大型遊戲街機等不同程度地紛紛被禁。自此,中國玩家們轉入「地下」,遊戲機市場充斥着走私貨和山寨貨,也逐漸有更多的人開始玩電腦遊戲和手機遊戲。直到去年1月,中國政府開始在上海自貿區試點解除遊戲機禁令,隨後於今年6月30日向全國範圍推廣。
允許內外資企業從事遊戲遊藝設備生產和銷售,經文化部門內容審核後面向國內市場銷售。
該通知鼓勵研發「體現民族精神、內容健康向上」的遊戲,並要求遊戲機生產和銷售企業建立內容自審制度,且每年需向省級文化行政部門報送上一年度的報告。此外,具有賭博功能的遊戲設備仍然被禁止。易觀國際分析師薛永峰稱,目前監管部門對國外電子遊戲的審批週期長達數月到半年,而國外市場採取分級制,一般的遊戲在分級之後都能很快通過。但他認為分級制短期內在中國還建立不起來。艾媒諮詢CEO張毅則認為,禁令的放開是為了在經濟具有較大下行壓力的大背景下,刺激娛樂消費。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視頻遊戲市場之一,取消遊戲機生產和銷售禁令也將為微軟、索尼和任天堂等外國公司在中國市場擴張鋪平道路。由於微軟的 Xbox、索尼的 PlayStation 和任天堂的 Wii 此前在中國的市場準入受限,這些視頻遊戲機生產商已經轉向電腦和移動視頻遊戲業務,但此次禁令解除為它們開啟了一個新的市場。
聲音
目前用戶出行時已經攜帶了很多移動設備,很少有人願意為打遊戲再攜帶專門的移動設備,所以掌機的發展空間有限,但隨着客廳成為家庭娛樂互動的中心,人們可以在客廳進行更多遊戲互動。
我會出於情結支持一下國行遊戲機,但平時玩還是喜歡那款「水貨」,因為服務器不受限制。
遊戲遊藝設備
2017 年 7 月,端傳媒啟動了對深度內容付費的會員機制。在此之前刊發的深度原創報導,都會免費開放,也期待你付費支持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