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央視春晚的中非合作小品,呈現的是中非友誼,還是種族歧視?

春晚被指其實已非首次,作爲擁有約8億觀衆的春晚,爲何屢屢在語言節目中出現歧視問題?

央視《春節聯歡晚會》,於大除夕播出,其中一個有關非洲的單元短劇,被指有歧視成份。 一個名為「同喜同樂」的短劇,中國女藝人塗黑了臉,刻意把臀部弄大扮演黑人,面其中一名非洲裔表演者則飾演猴子角色。 片段引起網民的熱烈討論,認為帶有歧視成份。

央視《春節聯歡晚會》,於大除夕播出,其中一個有關非洲的單元短劇,被指有歧視成份。 一個名為「同喜同樂」的短劇,中國女藝人塗黑了臉,刻意把臀部弄大扮演黑人,面其中一名非洲裔表演者則飾演猴子角色。 片段引起網民的熱烈討論,認為帶有歧視成份。網上圖片

端小二2018-02-19 發起

春晚小品《同喜同樂》因情節設置與服飾裝扮而被斥種族主義,是斥責的人要求太過苛刻,還是官方節目組自身自大傲慢?

性別歧視、相貌歧視、地域歧視、種族歧視......春晚被指其實已非首次,作爲擁有約8億觀衆的春晚,爲何屢屢在語言節目中出現歧視問題?

你有看春晚的習慣嗎?近年來的春晚有什麽變化?有哪些節目引起了你的不適或反感,有哪些節目讓你覺得耳目一新?

約有8億觀眾的中國大陸春節聯歡晚會在除夕(2月15日)播出,其中一個描述中非合作的小品因演員裝扮、情節設置等涉種族歧視而引發海内外關注與爭議,同時,與春晚負面評價相關的關鍵詞也在大陸社交媒體網絡中受到審查和屏蔽。

由來自肯尼亞、加納、烏干達及科特迪瓦等非洲國家的演員及中國演員鄭愷、婁乃鳴等共同出演的小品《同喜同樂》,主要為頌揚中非合作修建鐵路與中非關係友好而作,然而,小品中一位中國演員用塗黑皮膚、墊大臀部的方式扮演非洲人,及小品情節設置中對非洲現況的描述等,均被指涉及種族主義(racist)。

小品以非洲舞者的表演及宣布新建的肯尼亞蒙內鐵路(蒙巴薩港-內羅畢)通車開場,一位中國年輕男性表演者順勢表示自己將要結婚。隨後,一位年輕女性非裔表演者出場聲稱自己遇到麻煩——她母親要求她去相親。「我媽説了,當上了蒙內鐵路的乘務員,身份不同了,美的不行了,嫁個高富帥這輩子贏了!」女性非裔表演者因此要求年輕男主演配合她假裝自己的男朋友,因而帶出隨後劇情矛盾的發展。

小品中,飾演上述年輕女非裔表演者母親的,是中國女演員婁乃鳴,她用將皮膚塗黑、身穿民族服飾、頭頂水果籃、誇張臀部的方式扮演一位非洲中年女性,而陪同她的,則是身穿猴子道具服飾的表演者。小品結尾「母親」得知真相,表示因中國為非洲做了很多事所以不會生氣,並大喊:「我愛中國人!我愛中國!」

「母親」的裝扮被指刻板印象和種族主義,同時,節目中把長頸鹿比作「非洲共享單車」、「非洲母親」希望有一個中國籍女婿等情節也均被指是「施捨」、「高人一等」的傲慢態度。

事實上,作爲中國年度關注度最高、收看人數最多的晚會節目,春晚中的小品等語言類節目,已不是第一次被質疑涉歧視,性別歧視、相貌歧視、婚戀歧視等問題不斷在每年春晚結束後被網民指出。

去年(2017年)的新疆主題的小品《天山情》就因在情節設置與服飾上再次加深負面刻板影響而備受爭議,論者趙陽指出,不少人在看過該小品後表示失望:「科普了幾年,還是輸給了春晚」。2017年講述流產與生育的小品《真情永駐》、2015年含「女神和女漢子」一曲的小品《喜樂街》均曾被指物化女性、涉性別與相貌歧視。

然而,在外媒對春晚涉種族歧視的話題不斷討論的同時,中國國家版權局2月12日發佈「未經授權禁止通過網絡傳播中央電視台2018年春節聯歡晚會相關節目」的通知,並自2月15日起在大陸社交網絡中屏蔽「春晚吐槽」、「春晚假唱」、「春晚包子」等十幾組詞語,而提及春晚涉種族歧視話題的文章也均在短時間内被刪除。

對於小品《同喜同樂》種族主義的爭論,學者們卻有不同的看法,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所院長劉洪武對《紐約時報》表示,按中國標準這個節目並不是種族主義,「中國文化背景下,動物代表了很多優秀品質......塗黑並非諷刺黑人,只是因爲一個亞洲女演員扮演的需要」。

論者周健則認爲,春晚節目組的問題在於「傲慢無知」,「在某種意義上,歧視和愛一樣,不是以動機來判斷,而是以被歧視者和被愛者的感受來判斷。」

來自尼日利亞的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研究員凌邁(Michael Ehizuelen)則對BBC表示,是次事件主要源自許多中國人對非洲的不了解,放入許多令人「不能接受」的元素,「如果一個白人把自己的臉塗成黃皮膚,中國人會怎樣想?」

《同喜同樂》中因情節設置與服飾裝扮而被斥種族主義,是斥責的人要求太過苛刻,還是官方節目組自身自大傲慢?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