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書展

阿潑:在台北懷念香港書展

阿潑:在台北懷念香港書展

香港媒體看不到香港書展擁有的能量,台灣社會也無視書展能延伸的可能。沒有哪個媒體有興趣好好報導精采的座談,讓座談記錄可以被留下、發散,甚至滾動其他討論。

譚光磊:台北書展,如何成為國際版權交易平台?

譚光磊:台北書展,如何成為國際版權交易平台?

撇開什麼「亞洲中心」的堂皇辭令不談,台北書展確實有資格成為一個國際版權交易的重要平台。

朱宥勳:張愛玲又出遺作?明星作家作為產業鏈的發動機

朱宥勳:張愛玲又出遺作?明星作家作為產業鏈的發動機

愛財也應取之有道,特別當你是從作家的才華之中賺錢時,至少得負起「對得起作家」的基本倫理責任吧。

富察:兩岸出版比較的尺度陷阱

富察:兩岸出版比較的尺度陷阱

如果我們希望台灣出版可以對中國有影響力的話,除了對出版自由的堅守和捍衛,也要做出小型市場的示範,凸顯在大一統的市場之外,還有各種在地化的可能。

傅月庵:數位閱讀陰影下的書展

傅月庵:數位閱讀陰影下的書展

20年滄海桑田,風雲變色,台北國際書展到底怎麼了?夜色深沉中,我看到的是一個「數位閱讀」威逼下無力掙扎的書展。

陳穎青:台北書展還能走多遠?

陳穎青:台北書展還能走多遠?

台北國際書展結束了,展後的台灣媒體評論全都是負面字眼。但就在開展的第二天,大陸著名的財經新聞媒體發了一篇長篇報導,盛讚書展,甚至及於會場外的「公民書展」。

胡慕情:我怕他們以命相搏,卻被迅速遺忘

胡慕情:我怕他們以命相搏,卻被迅速遺忘

面對洶湧的社會抗爭,只記錄下過程就可以嗎?抗爭中有哪些值得書寫?胡慕情在層層追問中,從一樁土地徵收案,梳理出台灣百年農地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