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Whatsnew

台灣法官之死:海量案件、管考制度、人力短缺下的「血汗司法」|Whatsnew

人力不可能無限制增補,司法院沒有就人力需求與配置進行評估也是個問題。

2022年7月27日,台北,國民法官法庭。攝:蘇威銘/端傳媒

2022年7月27日,台北,國民法官法庭。攝:蘇威銘/端傳媒

端傳媒記者 許伯崧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24-04-18

#司法#司法院#司法改革#司法制度

現在訂閱端傳媒會員,立享春季限時優惠:暢讀月費會員9折暢讀年費會員8折尊享年費會員7折。在端,打開一扇觀察社會的窗。

4月12日凌晨,台北市內湖區的法官宿舍發生一名法官墜樓案,該名法官送醫搶救後仍宣告不治,墜樓原因有待檢調釐清。

綜合台灣媒體報導,墜樓者為為士林地院刑庭法官李姓法官。李姓法官是司法官學院第52期第一名成績畢業,曾受命審理多起重大案件,且負責國民法官業務,也曾任司法院裁判書類審查委員會委員、「台版柬埔寨」案國民法官專庭受命法官。

報導指出,李姓法官近期曾向同為法官的妻子透露「辦案壓力大」、「我很累」等字句,在墜樓前,妻子與李姓法官失聯,四處尋人後最後在法官宿舍外發現李姓法官。警方初判案發時墜樓者從宿舍四樓墜落,經調查房內並未留有遺書。

司法院長發信安撫反引怒火

在法官墜樓案後,司法院長許宗力也在同日晚間發出「許宗力院長給法官的一封信」表示,對此事件他和所有法官一樣震驚、心痛和哀傷,「讓法官及同仁們長期在高壓、過勞的環境中工作,司法行政團隊難辭其咎。」許宗力並說,無論如何,我們做的遠遠不夠,「我們不能只是不捨,不能只是撫平情緒後繼續無邊勞苦。我們將從制度上進行相關改革檢討。」

中華民國法官協會也發表聲明指,法官每日面對繁重公務,無不兢兢業業,也深怕判決結果不符民眾期待,需忍受來自各方攻訐壓力,「法官也是人,也需要穩定的支持力量。」

法官協會指出,近年的司法變革同時加深法官無法負荷的工作量,法官紛紛出走、轉任法官人數減少,呼籲司法院在一個月內提出減輕法官工作負擔的具體措施,例如限量分案、放寬管考,或是明確宣示在案件量爆增、人力無法補足的情形下,未來五年高層不得以案件數多寡做為考核法官是否優良的標準,同時在推動法案時,要一併進行人力影響評估報告。

2023年7月21日,台灣新北地方法院。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3年7月21日,台灣新北地方法院。攝:陳焯煇/端傳媒

此外,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也在聲明中呼籲司法院及法務部正視司法負擔過重問題,儘速提出減輕司法官工作負擔的具體措施與規劃。司改會表示,從2023年已陸續傳出機關被海量案件淹沒,導致有檢察官累倒送醫、法官當庭昏倒等消息,也有法官反應,近年司法負擔過重情況快速惡化,不僅案量不斷增加,程序要求也愈趨複雜。司改會指司法院與法務部應從「減輕不合理負擔」、「簡化程序」的角度積極檢討。

由於這起墜樓案的背景多數輿論指向為法官過勞,媒體上也掀起一股呼籲改革法官勞動條件的聲浪。然而就在法官之死震撼司法界之際,許宗力在信中細數自己任內的改革卻被指出內容抄自今年司法節數據與減輕法官工作量計畫內容。日前許宗力走訪士林地方法院的一席發言,又再為沸騰的輿論添薪加柴。

15日,許宗力前往墜樓李姓法官生前任職的士林地院,除前往簡易庭、刑庭、少家庭、民庭外,也前往李姓法官辦公室。在走訪行程中,許宗力表示,「請大家多注意身心健康、參與戶外活動,不要把自己整天綁在辦公室。」然而此話一出,再度引來「不食人間煙火」的低評聲浪。有法官反問:如果可以不要綁在辦公室辦案,有誰不想外出活動?

司法院則在18日指出,已召開檢討會議,決議採取研議法官合理結案量、放寬管考、各法院研究報告採自由參加、持續推動濫訴防杜等措施,減緩法官辦案壓力。此前,司法院也表示,已積極與行政院協調,並研擬修正《法院組織法》等規範,希望能突破《總員額法》的司法人員上限,爭取更多的法官、書記官與輔助人力。

法官人力成長追不上新收案件速度

在台灣,「血汗司法」不是新聞。

依據司法院統計數字顯示,台灣各地法院新收案件量,光是刑事案件就從2021年的41萬多件上升到2023年的50萬件,案量三年內成長幅度達22%;即便司法院表示會持續向中央增補人力,但人力需求如何評估、增補多少人力才趕得上新收案成長速度,沒人敢下斷言。

實際上,就員額問題來看,2016年蔡英文總統上任後,司改國是會議就提出放寬總員額規定。最終蔡政府任內已修正《中央政府機關總員額法》、《司法院組織法》,將本來員額限制從1萬3900增加到1萬5000人。不過,雖然增補員額帳面上看來增長1100人,但法官僅增加124人(其餘尚有書記官337人、法官助理426人),其餘則為輔助人力。

然而,在蔡政府八年任內,台灣法制環境也有所調整。由四名法官共同發表的文章指出,隨著新法制的實施,例如《勞動事件法》《國民法官法》、《憲法訴訟法》、《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精神衛生法》、《少年事件保護法》等各類法制面的變革,這些人力紅利早就所剩無幾。

一名中台灣地方法院法官對端傳媒表示,增補員額是當下最有辦法緩解不斷上漲的案件量的方式,但司法院對於人力需求評估始終沒有一套有效的計算與預估標準。

另一名北台灣地方法院法官也說,以他所處的法院民事庭而言,每月新收案件30件上下,其中約有三分之二是訴訟案件(編按:訴訟案件原則上需開庭),其餘三分之一是非訟事件;換言之,平均每天要生產一件裁判,才能把未結案件的數字打平。他說明,十年前他剛到地院任職時,民事庭每月新案約25件,2016年後開始劇增,直到疫情前高峰時每月新案約35案。

他也說,依據目前「行情」,一名法官若能將未結案件控制在120件以下,便算是案量少的。

這名法官表示,人力應隨著案量增加是事實,但人力不可能無限制增補,司法院沒有就人力需求與配置進行評估也是個問題。

被消耗的人力,被管考的壓力

前台中地院法官、現轉任執業律師的張淵森在臉書發文表示,減少法官負擔及提升司法公信力有許多可做,例如加強調解素質,提高調解成立機會,可直接減少法官審理的案件量。此外,他也直指應停止要求各法院提出研究報告,即使有法官願意寫報告,但法院會以庭分案一個月作為「對價」,但相對其他法官就要一起多承擔案件。

張淵森也指出,每年許多法官人力消耗在濫訴案件,但司法院始終沒有解決方法,他建議立法上要考慮應要求訴訟行為均需由律師代理,假若司法院不敢做,犧牲的就是全體法院的辦案能量。他也問到,法官院長辦案嗎?「若大型法院院務繁忙,或可理解,但有些小型法院的院長幾乎未分案,無法想像在忙什麼。」

受訪的法官也提及,調解委員會必須進一步精進,他常聽到有當事人反應調解委員沒有看卷、不清楚紛爭內容就要當事人讓步,當事人不滿自然就往法院端過去。

此外,前述法官進一步指出,在管考制度上,目前以結案為導向,管考項目為「遲交」與「停滯」。他指這些項目無法反映審判品質,甚至降低品質反而能使數字「好看」。而管考連結到自律、評鑑、懲戒,案件越積越多就會壓力爆表。

同時,他亦觀察,當事人不懂正確使用訴訟制度也是法官壓力其一。當事人時常因不懂法律、或是表達能力限制、又或是因情緒影響表達,目前訴訟制度卻沒有考慮這些現實,沒有要求當事人尋求律師協助,反而將照料當事人的責任一味推給法官。他解釋,這導致法官必須幫雙方當事人整理出主張與抗辯內容,進而使法官角色混淆。

雖然血汗司法的問題已久,但這名法官強調法官人力短缺相對次要,反而是書記官、錄事、助理、法警等輔助人力短缺才是主要問題。他說,現實中書記官的血汗程度不輸法官,他自己的書記官曾說,還不到半個月,加班時數已經用光,剩下多做的就當作「送給國家」。而他不得不加班,因為書記官同樣面臨管考壓力。

法官的工作內容,不脱閱卷、開庭與寫判決。該法官表示,開庭跟準備開庭就會用掉三天的時間,一週剩兩天能寫判決,但剩下的兩天還需從事法律研究、整理卷證,或是去現場履勘,「除了結案的裁判書類,還要抽空寫命補正的裁定」。他強調,當中有不少都是在虛耗。

至於2023年元旦上路的國民法官,法官也對記者坦言,國民法官對一線司法行政負擔非常龐大,包括國民法官選任、事前名單審核等,都是前所未見的壓力,擔任國民法官審判庭的法官也是,而多出來的工時,也沒有見到詳盡的評估,「就算各地國民法官案件宣判後,參與的國民法官對司法制度給予高度肯定,但多出來的成本則由原來的人吸收,」

4月19日,法官協會將於中午12點發起全國法官自行在所處法院的適當地點線上白花,表達對李法官的思念與祝禱之意。此為台灣史上頭首次由法官集體發起的哀悼活動。

雲林地方法院法官王子榮2023年曾在媒體撰文表示,「司法過勞不僅僅侵蝕第一線司法人員的身心,在惡性循環的勞動情緒下,很難期待能好好處理每一件個案;畢竟,我們先是人,才是法官。」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