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七月返歸》:擦邊球還是嘴砲?如何假裝不明白

不應該為趕時麾而輕率地追捧它們為「年度神作」,不妨看遠一點,它們都會是這一段「美麗新香港」傷痕年代的代表作。

《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劇照。網上圖片

《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劇照。網上圖片

特約撰稿人 紅眼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23-09-25

#港劇#香港電影

俗語說,水退才知道誰沒穿褲子。今年七月盛夏打後,香港電影票房大幅回落,年初那種日日捷報、全城追捧的觀影風潮不再。而另一邊,本地電視劇陷入死水多時,無綫早已棄廠北上,帶著藝人去帶貨直播,聲勢不如往年的網台ViuTV亦久未有佳作。

如此情勢下,生不逢時的《七月返歸》和《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卻可能成為近期香港除了樓市崩盤和晚市慘淡以外,唯一有點溫度的話題。

科幻與靈異的表皮

「我們經歷完、承受了那麼多事情,但世界為何什麼都沒改變過?」

先說ViuTV剛播出的《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劇集改編自網絡小說《已讀不回死全家》,並由《手捲煙》導演陳健朗執導。陳健朗人緣甚廣,演員陣容除了有ViuTV旗下的女團、男團成員,還邀來不少流行歌手、網台藝人及資深電影演員演出。全劇共15集,但居然並非單元劇,並且故事糅合生存遊戲及科幻元素,也不是常見的港劇類型,顯然取經於大量外國電視劇。

整體來講,《那年》借一場手機程式引發的集體死亡遊戲,表面看來是校園霸凌事件的膨脹,惟故事後段翻開底牌,演變成大財團/極權組織對學生的打壓和思想控制,迫使倖存者集體失憶,不提不說,假裝已經遺忘,偽裝一切都沒發生過。

《七月返歸》則由mm2出品及發行,也是它們旗下「新晉導演三部曲」繼《濁水漂流》和《窄路微塵》後的壓軸之作。電影由謝家祺自編自導,其實導演是一位早已著作等身的靈異小說作家,筆名「離奇家遮」(想了一下才知道,這是他本名和英文名字的倒寫)。但跟另外兩部新晉導演作品稍有不同,《七月》並非是聚焦草根階層的寫實電影,而是一個有點魔幻寫實意味的鬼故事。

故事發生在香港著名的靈異勝地愛民邨,謝家祺一方面挪用了許多家傳戶曉的鬼故事橋段,如1990年代初的九廣鐵路鬧鬼廣告;另一方面則以鬼為喻,借陰陽眼少年的成長故事,處處影射後社運年代瀰漫著白色恐怖的社會氣氛。

到底有無隱喻?

這些情節殊途同歸,都指向一個「美麗新世界」,一個只能自我閹割,於紙紮假象、禁止談論真相的人間鬼域繼續活下去的城市隱喻。

「你一定覺得自己的堅持是正確的,但為何最後只剩低(剩下)自己一個?」

「我們經歷完、承受了那麼多事情,但世界為何什麼都沒改變過?」

「為什麼你們可以如常上班和上學,甚至去玩樂?」

《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劇照。網上圖片
《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劇照。網上圖片

無論是《那年》的連番叩問,還是《七月》裡一眾邨民在盂蘭晚宴集體剪舌頭、獻祭小孩的恐怖片段,殊途同歸,都指向一個維穩的「美麗新世界」,一個只能自我閹割,於紙紮假象、禁止談論真相的人間鬼域繼續活下去的城市隱喻。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