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陳慧:「願你我重逢」,在台北咖啡館寫作的香港作家

在香港的異鄉感,來自一種精神潔癖;在台北是自我提醒,別當這裡自己地方。而你到底發覺,文學本身就是一種異鄉的存在

作家陳慧。攝:唐佐欣/端傳媒

作家陳慧。攝:唐佐欣/端傳媒

特約撰稿人 黃潤宇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23-08-21

#文學

2019年初,移居台灣一年的香港作家陳慧,正在台北中山地下書街的「爐鍋咖琲」埋頭寫連載小說《弟弟》。她坐在靠窗的位置,有時抬起頭,望到一街之隔的誠品書店,心想:「從這裡走到那裡,需要多久呢?」

2022年底,《弟弟》實體書終於在台出版;短短幾步路的距離,陳慧走了四年。四年的時間,聽來不短也不長,然而陳慧卻在這四年間接連經歷了許多事:從2019年的社會運動,到香港劇變,從短暫休憩,轉為移居台灣,「連屋都搬了四次」。

變動無常的時代洪流中,這也是不少人的生命寫照。而從香港來到台北,雖然都是都市,但空間性格殊為不同。前者逼仄而喧囂,抬頭只能勉強看到一小片天,咖啡廳也未必讓人久留;而後者,點一壺咖啡竟可續杯,許多店都可待上一整天,寫累了便走出街,點一支菸,看看遠方。

就是這樣,在台北,「#咖啡店寫作時光」一直是陳慧在社交媒體上的常備標籤。原來她講,過去在香港感到煩悶了,便會「逃」來台北的咖啡店;及至終於移居此地,咖啡店更順理成章成為她進入他鄉的入口,寫作中的精神工場。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