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端 × 華爾街日報廣場中美貿易戰

華爾街日報:美中聯姻還能挽救嗎?

本周美中貿易談判突然惡化,帶來了這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之間關係破裂的可能性,而這樣的前景曾經是難以想象的。

2019年4月8日,美國紐約時代廣場附近的納斯達克市場。

2019年4月8日,美國紐約時代廣場附近的納斯達克市場。攝:Michael Nagle/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Greg Ip / Yoko Kubota

刊登於 2019-05-11

#中國#美國#中美貿易戰#端 x 華爾街日報

本文原刊於《華爾街日報》,端傳媒獲授權轉載。目前,《華爾街日報》中文版全部內容僅向付費會員開放,我們強烈推薦您購買/升級成為「端傳媒尊享會員」,以低於原價 70% 的價格,暢讀端傳媒和《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本週美中貿易談判突然惡化,帶來了這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之間關係破裂的可能性,而這樣的前景曾經是難以想像的。

無論談判最終能否達成協議,隨着美中相互猜疑和地緣政治競爭滲透入政治和人員往來中,這兩個經濟體間長達數十年的融合似乎註定要朝相反方向發展。

美國白宮週四晚間表示,美國將按原計劃於週五凌晨00:01上調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關税,儘管兩國談判人員計劃週五上午恢復談判,以期解決貿易爭端。

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鞋類、相機和iPhone的製造商都在尋求把生產移出中國,美國官員正迫使中國投資者出售在美國初創公司中的持股,中國科學家的赴美簽證也被拖延。

兩國會在多大程度上進一步分道揚鑣,關鍵取決於當前的談判能否達成協議,以及能達成什麼樣的協議。雙方不太可能爆發令兩國間交流受到限制和嚴格管控的新冷戰,畢竟中國實在太大,而且已經與全球緊密相連。然而,美國和中國投資者、企業和學者可能會發現,彼此運作的領域越來越分離,追尋的戰略越來越不一樣。

一些早期趨勢顯而易見。貿易流動的驅動因素曾經是成本、質量以及盡可能地接近客戶所在地,而現在日益反映出政治方面的優先考慮,無論是中國採購美國能源和農產品的交易,還是製造業工廠的選址。

跨國公司深知,即使特朗普最終宣布取消關税,一旦緊張局勢再次爆發,關税仍有可能重新開徵,而且中國也可能出台關税措施。因此,為限制自身受到的影響,許多跨國公司將輸美商品的裝配轉移至較少受到保護主義威脅的第三國。企業在中國已經面臨成本上升的局面,但在某些情況下,貿易緊張帶來的不確定性才是驅使企業另尋出路的最終推動力。

相機製造商GoPro Inc.(GPRO)正將供應美國市場的生產從中國轉移到墨西哥瓜達拉哈拉;製鞋商Steve Madden Ltd.將生產遷往柬埔寨。福特汽車公司(Ford Motor Co., F)在中國的工廠並未得到充分利用,該公司基本上已經放棄從這些工廠向美國出口汽車。總部位於台灣的富士康科技集團(Foxconn Technology Group)正考慮在印度組裝蘋果公司(Apple Inc., AAPL)的iPhone,印度是一個巨大的新興智能手機市場。

消費者常常不會注意到,曾經帶着「中國製造」標籤的相機或鞋子,如今將帶上「墨西哥製造」或「柬埔寨製造」的標籤。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將減少,而從墨西哥或東南亞進口的商品將增加。

不過,在其他領域,中國商品的缺席將更加引人注目。美國實際上已禁止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為美國電信網絡提供設備,因為擔心華為可能成為中國監聽美國人的一個「後門」。隨着國家安全定義的擴大,更多公司和行業可能受到和華為一樣的待遇。國會參議員提議禁止地方政府用聯邦資金從中國國有軌道公司購買軌道車,表面上的原因是這些軌道車可能被用來監聽美國人。

如果中國同意對美國的投資和出口商品開放此前關閉的市場,那麼特斯拉(Tesla Inc., TSLA)電動汽車等美國商品和雲計算等服務可能進入中國市場。

但一些美國品牌可能會受到中國民族主義情緒的強烈抵制。在一位華為高管因涉嫌違反對伊朗的制裁而被捕後,一些中國消費者建議抵制iPhone。高檔傢俱製造商和零售商Ethan Allen最近公布,在華銷售因貿易戰受到打擊。不過BrandZ全球總裁王幸(Doreen Wang)稱,中國消費者不再將肯德基(KFC)、可口可樂(Coca-Cola)和必勝客(Pizza Hut)等很多美國品牌與美國聯繫在一起。

投資的脱鈎程度可能甚於貿易。從2010年開始,中國投資開始大量湧入美國。美國官員目前擔心,這些投資能夠使中國國有和民營實體獲取美國的商業和軍事技術,希望減少這類投資。

結果已經顯而易見。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週三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去年中國對美投資額從2017年的290億美元大幅下降至50億美元,創七年低點。這是因為中國限制資金外流,且更多投資被美國拒之門外。該公司估計,由於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簡稱CFIUS)提出擔憂,有規模25億美元的中國在美收購交易被放棄。CFIUS是財政部領導的一個行事秘密的委員會,負責從安全風險角度審查外國在美投資。

該公司認為,去年的情況表明,美中關係持續50年的趨於緊密的勢頭並非不會逆轉,雙方之間由強大的商業邏輯推動的關係模式可能會因政策而停滯或逆轉。

去年的立法讓CFIUS的審查範圍從航空等傳統與安全相關的行業大幅擴大至從生物技術到電池的廣泛行業。

該委員會已讓一家中國公司放棄收購同性戀交友應用Grindr,還讓另一家中國公司出售在PatientsLikeMe的控股權,PatientsLikeMe幫助那些有同樣健康狀況的人相互聯繫。CFIUS似乎擔憂這些投資可能被用來獲得美國人的敏感個人資訊。

同時,新的出口管制可能阻止美國公司通過與中國合作夥伴建立合資企業或其他投資形式分享關鍵技術。這可能就是為何榮鼎的數據顯示,去年美國在中國電子行業的新投資大幅下降,而總投資持穩。

這些變化的影響起初或許很難被注意到,中國和美國都不缺資金。但榮鼎集團的Adam Lysenko表示,假以時日,中美「分道揚鑣」將讓兩國都損失寶貴的協同效應。「美國和中國擁有兩個最大的人工智能人研究人群和智囊團隊,割裂這一人才庫必將導致人工智能」開發工作效率降低。特朗普政府的支持者回應說,與捍衞美國的價值觀及領導地位、抵禦中國威權式國家資本主義的崛起相比,這隻是微小的代價。

美中「分道揚鑣」也會讓整個科技界面臨風險。科技產品是高度標準化的,體現了供應鏈的一體化、資本和知識的自由流動以及基於標準設定的國際合作。

未來,產品、應用和標準可能分別向相互割裂的美國場域和中國場域靠攏。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Diego)資訊技術政策專家Peter Cowhey說:「在大型機計算的早期階段,該領域內國際商業機器有限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簡稱IBM)、Burroughs和控制數據公司(Control Data System, Inc.)三足鼎立。中美分手後,這樣的局面將重演。」

去年10月份,美國商務部禁止向中國政府支持的半導體初創公司福建省晉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Fujian Jinhua Integrated Circuit Co.)出售美國技術,稱該公司涉嫌竊取美國知識產權。有了前車之鑑,中國已加大力度減少對外國技術的依賴。舉例來說,中國幾乎所有半導體產品都來自進口。根據中國國務院,本週中國總理李克強呼籲政府官員加快推行發展中國集成電路和軟體產業的政策。

即使真的著手行動,中國也需要多年時間,才能在整個供應鏈中建立自主產能。不過,隨着供應鏈脱鈎,技術生態系統也可能如此。中資智能手機製造商已經在經營自主應用商店,並使用Alphabet(GOOG)的Android操作系統的本地化版本。Facebook(FB)和google在中國無法使用,中資巨頭騰訊控股有限公司(Tencent Holdings Ltd., 0700.HK, TCEHY, 簡稱:騰訊)的微信(WeChat)在美國的影響有限。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華為已經開發了自主操作系統,以防失去Android權限。如果中國打破了美國在操作系統領域的雙頭壟斷地位,那麼全世界可用的應用程式可能會更加分化。

雖然全球已在超高速第五代移動網絡(5G)的通用標準上取得統一,但各個國家和運營商仍有可能使用不同的軟體來管理網絡上運行的各種設備(從手機到聯網家用電器),和前幾代移動網絡相比,軟體的意義將更加重大。如果美國或其盟友封殺中國供應商,那麼在接納中國供應商的國家裏企業和消費者能夠使用的某些功能或設備,這些國家的企業和消費者將無法使用。

在中國的技術依然落後的情況下,這無所謂。但是時至今日,像華為等中國廠商生產的設備往往比競爭對手的產品價格更低,性能更好。今年早些時候,沃達豐空中通訊公司(Vodafone Group PLC, VOD.LN)首席執行長Nick Read警告稱,禁用華為設備可能會產生巨大的財務成本,給客戶帶來相當大的不便,在多個國家延緩5G網絡的鋪設。

美國與中國之間的投資貿易障礙可能也會影響兩國間的人員往來。智庫移民政策研究所(Migration Policy Institute)稱,最新數據顯示,在美國進修的外國學生中有三分之一來自中國,進修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專業的在美外國學生中有三分之一來自中國,持臨時H1B專業技術工作簽證的外國人中有9%來自中國,持工作綠卡的外國人中有14%來自中國。中國人赴美學習和工作讓美國獲得了中國人力和人才,中國則獲得了美國的專業知識和價值觀。

不過,美國官員稱,這種外派也是開展間諜活動的一個途徑。今年4月份,美國聯邦調查局(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 簡稱FBI)局長Christopher Wray指出,中國已率先採用一種全社會手段來竊取創新,透過研究生、研究人員等渠道來實現目的,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這可能會促使美國收緊簽證要求,導致赴美中國學生、研究人員和工作者減少。

最近中國的科學家等待赴美簽證的時間比以往要久。中國量子物理學家潘建偉帶領的一個團隊獲得了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頒發的一個科學獎項,但是受美國收緊簽證影響,潘建偉未能出席2月份的頒獎活動。潘建偉參與研究不可截獲的通訊技術。

據美國物理學會(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的調查,2018年中國學生申請美國物理學博士項目的數量平均減少16%。堪薩斯州立大學(Kansas State University)物理系主任Brett DePaola稱,中國留學生在該校物理系研究生中所佔的比例從幾年前的三分之一下降到目前的10%。他表示,來自其他國家的學生彌補了中國留學生減少帶來的缺口,但總的來說,外國學生申請數量在下降。他表示,這也許與現任政府有關,也許與全球其他大學對外國學生的開放程度略高有關。

中國研究服務公司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的分析師Dan Wang稱,美國官員可能將美國科技公司員工與中國籍人士之間的任何技術討論歸為需要進行出口管制的對象,即使他們供職同一家公司。Wang稱,為遵守美國出口管制法,這些公司可能不得不隔離外籍員工,特別是中國籍員工,或終止僱傭合同。

與貿易和投資方面的聯繫減少一樣,人員聯繫減少也不會產生任何直接或顯著的影響。但隨着美國努力應對人力資本小幅縮減的局面,這種影響將與日俱增。

最終,美中兩國將漸行漸遠到何種程度,將取決於雙方為了遏制當前的爭端付出多少努力。美國的國家安全鷹派人士認為,如果美國想要維繫經濟和軍事霸權,就必須大幅減少經濟往來。中國的民族主義者則認為,進一步自給自足對擁有經濟主導地位以及最先進的軍事水平至關重要。

與之相對,一些更温和的聲音可能試圖切割國家安全風險,以便讓整體商業關係保持不變。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教授龔炯(John Gong)說,在美國有一種理論,認為未來的世界將由兩個圈子組成,一個是以美國為中心的經濟秩序,另一個是以中國為中心的經濟秩序。他說這是經濟版的冷戰,是所有人都應竭力避免的情況。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