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

2016年台北雙年展:台灣是一座共振體

雖然不同藝術家的作品語境不同,卻皆觸及「人類世」共存的議題,超越「本土與國際」簡單二元論。

特約撰稿人 楊達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16-10-27

【編者按】2016年台北雙年展提供了近80組藝術家的作品,一時間難以清晰且全面地梳理脈絡。我們特地以兩篇文章分別描述和記敘。《2016年台北雙年展:本土和國際未必是一種二選一》旨在從多位策展人的角度和經驗,談論台北雙年展20年來的定位,缺失,迷茫和未來。本篇則是一篇索引,或可為觀眾展示雙年展某幾個層面的景觀。

台北雙年展展場照。
觀眾正觀看2016年台北藝術展上展出的錄像作品。

「我喜歡共鳴(Resonance),單一的命題容易對展覽造成局限。」在2016年台北雙年展的記者會上,狄瑟涵表示。這幾乎成為理解此次展覽的一把鑰匙。除了錄像、雕塑和繪畫等常見的視覺藝術類作品,今屆還包括了表演藝術、論壇、研討會及電影放映等多種形式,在五個月的展期中(2017年2月5日閉幕)分階段上演。

這不僅回應了此次雙年展的主題「當下檔案.未來系譜」中「檔案」這一關鍵詞,不同形式的對話、思考、創作都可平等視為某種檔案,成為時代的反射和迴響;也讓雙年展如有機體一般,散漫展開。在嘉年華般的雙年展叢中,拒絕打卡式的到此一遊,需要觀者不斷重返(re-visit),才有可能逐漸捕捉到展覽的全貌。

狄瑟涵也強調「讓美術館的空間自然展開,在空蕩的狀態下,作品如交響樂中的樂器般互相奏鳴」。同一藝術家的作品散點分布在館內各個角落,像比利時藝術家 Francis Alys 的一系列風景小畫,零星而安靜,乍看幾乎不構成什麼有力的論述,但不斷偶遇,就能慢慢體會藝術家作畫時「保持一段安全距離,卻又夠近,足以感受全然沉浸於景致」的心境。

今屆參展的台灣藝術家數目為歷屆最多,但並沒有處處強調「本土性」的政治正確/焦慮,也沒有將台灣視為一種觀看世界的透視鏡。

回看1996年,時任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畫家張振宇在籌備首屆台北雙年展時,撰文〈建構台灣文化藝術的主體性〉,提出「以不掩飾與迴避」的態度,「建立台灣完整經驗的體系」,然後以此出發「與國際交流及對話」,自然會超越「本土與國際」這種簡單的二元對立思考。我不清楚狄瑟涵是否有讀過20年前的這篇文章,但不同藝術家的作品在同一空間並置展出時,體現了豐富的互文性:雖然各作品身處的具體語境極為不同,跨度之大可以從亞洲的共產主義、南北韓對立、越戰到台灣日治到民國時期的政治更迭等等,但皆由自身出發,觸及諸如後殖民、移民、勞工、氣候暖化、疾病、全球化等「人類世」(Anthropocene)共存的議題。

今屆參展的台灣藝術家數目為歷屆最多,但並沒有處處強調「本土性」的政治正確/焦慮,也沒有將台灣視為一種觀看世界的透視鏡。去年的上海雙年展,Anselm Franke 選取了「社會工廠」這一輕易聯想到當代中國處境的主題,而其2012年擔任台北雙年展策展人時,選擇了更為普世的《現代怪獸╱想像的死而復生》,着重展現各國藝術家對歷史及其解讀的不同思考。

以下選取八件(組)藝術作品,可以視為漫遊今屆台北雙年展的索引:

01 旺莫利萬計劃

這是參觀者入館後遇到的第一批展覽物。旺莫利萬是柬埔寨獨立後國家級的建築師,他從法國建築師(Le Corbusier)那裏汲取現代主義的營業,又從傳統的柬埔寨建築中得到啟發,參與了近100座建築物的設計工作,成為1950年代至1960年代興起的高棉新建築(Khmer New Architecture)的代言人。不過其建築及設計稿,歷經70年代的紅色高棉時期及90年代之後的現代化發展,正快速地從柬埔寨消失。2009年金邊一群建築師、建築系學生以及研究者發起「旺莫利萬計劃」,希望推廣、記錄、研究旺莫利萬的建築。

02 Ângela FERREIRA:傾向遺忘

這件多媒體裝置藝術結合了攝影、建築、雕塑和動態影像,探究著名的人類學家夫婦 Jorge and Margot Dias 的生活與工作。1960及1970年代, Jorge and Margot Dias 夫婦因研究非洲南部國家北莫桑比克族群馬孔德人(Makonde)而享譽國際,其著作為當時學者研究同類題目的必讀作品。 Angela FERREIRA 從妻子 Margot Dias 的日記出發,從獨白式的回憶中,展露人類學與殖民主義、權力與知識生產之間的關係。

03 陳飛豪:《家族照相簿》

《家族照相簿》由兩部分組成:《國家檔案》和《家族史翻譯文件》,從建築、語言、文化、城市地景等多個方面思考日治到民國時期的政權更迭在台灣人身上留下的印記。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陳飛豪以片假名加中文字的方式,以第一人稱書寫舊照片的故事,而這段文字對於後來者而言,難以準確捕捉其全部意思。這一構思精準地捕捉了生於日治台灣及民國台灣轉折期的人,複雜的身份、文化處境,以及與後人間的「斷裂」,展現了台灣國族認同的多重而曖昧的面向。

04 陳界仁:殘響世界

陳界仁的《殘響世界》系列,體現了藝術家對收容漢生病患的樂生療養院以及樂生保留運動的多重觀看:2014年的《殘響世界》從年邁的院民、陪伴院民至今的年輕女性、來自中國大陸與經歷過文革的看護工,以及橫跨日殖時期至今的虛構女政治犯等不同視點切入事件,2015年的《風入松》是改拍自重回樂生播放《殘響世界》場景的後紀錄片,而2016年《不潔者、非法者、非公民與被在地流放者們折射出的異聲》(以下簡稱《異聲》)是藝術家就樂生運動出發的主題演講,並據此創作的同名裝置作品。三件在不同時間中創作的作品,展現藝術家的持續性思考,而吊詭的是,純以作品層面看,從《殘響世界》的主要拍攝對象到《異聲》中驚心動魄的藥水聲,樂生療養院的病患在藝術家的層層思考中呈現逐漸消失的狀態,讓人不禁好奇,藝術家的社會關切到底是更接近還是遠離了社會本身?

05 丁昶文&澎葉生:《殺人事件:二林奇案》

1941至1944年間發生的彰化二林的殺人棄屍案被視為台灣四大奇案之一。受害人石阿房與兇嫌盧章因同為日本政府徵調的台籍軍夫而相識,因交好結拜為兄弟,後盧章因覬覦石阿房的錢財,謀財害命,而警方因「假扮冤魂」而破案。丁昶文與聲音藝術家澎葉生共同創作的《殺人事件:二林奇案》就以此為藍本,將有關此案的歌仔曲與即時錄製的蔗園棄屍現場聲音交織一起,在多重的聲音跌宕中開啟多重時空。

06 邊月龍繪畫作品展

邊月龍是出生於俄羅斯的濱海邊疆區的高麗人,在成為俄羅斯一流藝術學院的教授後,1953年,被蘇聯文化部派往北韓,以重建平壤藝術大學,並幫助其發展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藝術風格。展覽展現了邊月龍在北韓15個月的時間裏,所創作的部分藝術作品,主題包括當時的平壤日常生活及自然風光。可以說邊月龍的這段經歷正如同一本厚厚的檔案,裏面包含了韓國於近代與當代曾歷經的殖民化、國族分裂、戰亂,亦離不開俄羅斯的共產黨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戰、極權主義、冷戰、經濟改革、開放政策等歷史主題。

07 任興淳:《北漢山/北漢江》

本次展覽最動人的作品之一。任興淳是2015年威尼斯藝術雙年展銀獅獎獲得者,他分別於2015年至2016年拍攝的雙頻道錄像《北漢山/北漢江》,展現了北韓女性 K 因懷抱着「南北韓10年後一定會統一」的想法,離開北韓,從中國到南韓生活、定居的經歷。《北漢山》跟拍了 K 爬北漢山 的情景,她一面爬,一面閒談般地述說自己的經歷,而《北漢江》則以象征性的手法,呈現了 K 的兒時記憶、對家人的思念、在南韓生活的種種困難。兩部錄像互為補充,在 K 爬山時的氣喘吁吁聲中,呈現時代和個人經驗如何交融一體。

08 陳以軒:《靜物研究II:島民》&《物件詩選》

這兩組作品從一實一虛展現了在當代台灣,關於家的兩種安置辦法:《靜物研究II:島民》關於大橋下的遊民,他們以各式各樣的私人物品在三不管的城市空間裏安家;而《物件詩選》則直接取材於房屋銷售廣告,以詩的形式重新編輯,是都市人對「家」的想象。商品廣告的美好允諾與實際世界中遊民的狀態,形成弔詭的對照。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