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老了,養自己或等人養?7幅圖看清香港退休保障爭議

全民退保是打劫年輕人還是保障所有人?以後新移民是受惠者還是貢獻者?香港全城都在吵全民退保,到底在爭吵什麼?

端傳媒記者 陳倩兒、何錦源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6-01-04

5幅圖看清香港退休保障爭議圖:Sarene Chan / 端傳媒
5幅圖看清香港退休保障爭議

50年後,2064年,香港每3個人中就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老人。

這個驚人的老齡人口數字讓香港各界不得不正視。未來我們怎樣供養老年人?香港輿論近日就此激辯,從高層官員、經濟學家、社會工作學者,到年輕人,都紛紛參與辯論。

激辯的核心是——香港要不要建立一個覆蓋全民的退休保障計劃?受香港政府委託,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名譽教授周永新帶領的研究團隊向政府提交研究報告,報告建議實行「全民退休保障計畫」:政府撥出種子基金,僱主和僱員按收入比例供款,全港市民到了65歲人人可領取每月3000元的退休金。

圖 : Sarene Chan/端傳媒

這份報告於2014年8月提交給政府,2015年12月22日正式開展公眾諮詢,引來社會各界激烈反對。委託周永新進行是次研究的香港政府最不買帳,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將此方案稱為「不論貧富方案」,她公開指責周永新第一不熟悉公共財政,方案很快就會「爆煲」(破產),第二反問說:讓年輕一代出錢支付上一代的退休金「是否公義」?

這次,林鄭月娥戳中了許多香港青年的痛處。「現在的老人家沒有供款,沒有供過款的人你要我finance(資助)你?」20多歲的阮穎嫻對端傳媒說,她認為上述計畫「可持續性不好,公平性也不好」。阮穎嫻是香港大學金融學院的助理講師,過去一年持續在香港各大媒體撰文指出「全民退保騙局」。

一些經濟學家、香港商界也與政府不謀而合。香港地產中介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指出這個方案會令許多港人選擇「提前退休」享受福利,十年八年之後,方案肯定不可持續。

長期以來,「自力更生」、「自己顧自己」的理念主導着香港社會福利政策的走向。目前,香港人退休生活來源主要靠個人儲蓄,以及自2000年開始實施、由私人機構管理的強積金。而對於生活貧困的長者,政府審查其入息和資產後會發放2390元至4426港元不等的生活津貼,以供救濟。

圖 : Sarene Chan/端傳媒

同為周永新研究團隊的香港中文社會工作副教授黃於唱預料,對於退休保障,社會的分歧實際上是香港社會兩套意識形態的爭論。

「一邊追求平等、權利,另一邊追求自由市場、個人責任,這是香港長期存在的兩套意識形態,」黃於唱對端傳媒記者表示:「很難明確說出哪一邊的人更多一點,但現在,明顯感覺後者濃厚很多。」

青年人憤怒:全民退保是上一代打劫下一代?

是次激辯聲中,最廣受注目的是一群香港右翼青年的聲音,過往他們長期反對港府施政,但這次罕見地持有與政府相近的立場。面對每個老人都可領取3000元的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全民退保),這幫年輕人憤怒發問:這不就是等於黃之鋒每個月出錢去養阿叻?

阿叻即陳百祥,香港娛樂圈藝人,現年65歲,不久前因在電台節目中指責香港19歲的社運領袖黃之鋒而引發網民罵戰。在右翼青年看來,許多與阿叻相近的人生於上世紀50年代,幸運享受了香港經濟騰飛的機遇,其中不少人累積了個人財富,今天卻要求艱難打工的年輕一代「跨代供養」上一代,極不公平。

「殊不知全民退保只是一個經過包裝,打劫下一代的計劃,對上一代公平,就是對下一代殘忍。」今年1月,阮穎嫻在報章評論中這樣寫到。她的觀點代表了不少年輕人的想法。不過阮穎嫻強調,她並不反對設立覆蓋全部老人的退休金制度,只是堅持認為錢不應該從當下年輕人身上抽取。

圖 : Sarene Chan/端傳媒
圖 : Sarene Chan/端傳媒

另一邊,香港中文社會工作副教授黃於唱每次聽到阮穎嫻的言論就倍感憤怒。「他們覺得『我的錢去了別人袋中』是不對的,全民退保是專款專用,你供的錢是儲給你自己老了之後用的,是落在你自己袋中。」

黃於唱介紹說,按照周永新方案,一個基層年輕人打工35年,供款將不足20萬,但按退休生活20年,每月領取3000元計算,將一共領取72萬,實際上是賺了。

本土派憂慮:新移民老人湧來?

然而,這個「現在供款老了享受」的概念並不能說服一些年輕人,部分人傾向於自己支配收入,而另一部分人則擔憂,等他們老了以後,不可控的因素會影響他們領取計劃原本承諾的退休金。

不少香港本土派青年害怕的是,未來數十年,大量中國大陸的長者移居香港,紛紛領取退休金,讓公共財政負荷過重,也分薄了他們的利益。尤其是,對於現在的新移民政策,香港並沒有審批權。

圖 : Sarene Chan/端傳媒
圖 : Sarene Chan/端傳媒

「對於這些新移民,香港人無權審批無權選擇哪些人來港,是男是女是老是幼,都由中共話事。萬一全民退保實施之後,中共把老人家都送過來,香港人不就要幫中共去供養老人家?」12月23日,《熱血時報》上一篇題為《今天的香港實在容不下全民退保》的文章中這樣寫到。《熱血時報》為香港本土派組織「熱血公民」成立的媒體。

不過,根據入境處數據,過去五年入境新移民人口中,長者只佔少數,根據2015年第三季數據,65歲以上長者佔1.4%,而15-54歲的人則佔了65.5%。在黃於唱看來,新移民可為香港帶來年輕勞動力,從而增加全民退保的供款。

「況且如果來的新移民都是窮人,他們本來也要拿綜援,在現行制度下他們也可以拿福利,做不做全民退保都一樣。」黃於唱說。

財政爭議:等我來了還有退休金嗎?

比起觀念之爭,一個更為複雜的問題是,全民退保計劃在財政上是否可以持續。

2014年時,周永新團隊根據政府報告《香港人口推算:2011-2041》來預測全民退保基金的走向:假設政府撥款500億作啟動基金,計劃到2041年時將剩餘135億,沒有破產,但也並不樂觀。

這份研究報告去年8月提交至政府後,其後政府推出最新人口推算文件《香港人口推算:2015-2064》,政府並據此重新運算,最終得出的結論是,周永新團隊的方案到了2064年將虧欠5000億多港元,龐大的赤字令眾人譁然。

黃於唱對端傳媒介紹說,該團隊建議的是設立專款專用的全民退保基金,退休金的金額、勞動力供款、投資回報、政府和稅收投入等因素都會影響基金的收支平衡,只要研究改善一些細節,就可以讓基金更趨穩健。

圖 : Sarene Chan/端傳媒

近日,周永新團隊提出的改善方案是:政府啟動基金由500億增至1000億,每人每月退休金降低100元,並設立離港日期限制等,調整後計劃到2064年將剩餘900多億港元。

除周永新以外,香港180名學者亦聯署提出全民退保的「學者方案」。這群學者提出的修改建議是,除政府啟動基金增至1000億之外,還有對每年盈利1000萬的企業增加1.9%的利得稅,以及將強積金供款的一半轉移至全民退保供款,這樣以來,計畫到2064年還剩餘1600多億港元。

不過,目前周永新團隊的改善方案或學者方案均沒有被納入香港政府的諮詢文件中,而且對於這些方案的改善建議,社會依舊爭論不休。

在諮詢文件中,香港政府在全民退保之外拋出了一個新方案:退休保障不覆蓋全民,而是針對資產在8萬元以下的長者,每月發放3230元的津貼,不需要人人供款,而是由政府獨力撥款。但黃於唱認為,這樣的方案並不能照顧許多中低儲蓄的長者。早前研究香港退休保障制度時,他與周永新訪問了許多長者,發現不少存款三四十萬的長者非常擔憂生活,沒有安全感。

「長者和我們不一樣,錢用完了就不會有機會番身了,所以他們會想著那些存款要留著看病,辦身後事。」黃於唱說,如果我們社會能每個月支付一筆基本生活金給這些長者,長者會更活得更有尊嚴和安全感。

阮穎嫻也認同需要幫助當下的長者,但不同意從年輕人身上取錢。她提出建議說,全民退保可以「預先供款」的方式實施,年輕人現在開始供款,但20年後才開始支付退休金;而對於當下的香港老人,則繼續由公共財政撥款來支援救濟。

然而,對於這個建議背後的理念,黃於唱卻非常擔憂。「如果人人都這麼想,我這一代人只能管我這一代人,這個社會是運作不了的。按這個想,我也可以說,我為什麼要交稅出錢供下一代年輕人讀大學呢?」

回溯歷史,這些爭論已經在香港持續進半個世紀。最早於1993年,前港督彭定康政府向當時的立法會提出設立強制供款的老年金計劃,但歷經多年始終沒有取得社會共識。後來,香港陸續設立交由私人市場管理的強積金制度,以及覆蓋「有經濟需要」老人的長者生活津貼等救濟制度。

20多年後的今天,香港退休保障的政策又再成爭論熱點,這個爭論多久之後才還會多久?可能還再等20年,當大家已經老去。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