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

3間隱世海邊餐廳:你可會在此度餘生

有些海邊讓人想起度假,有些讓人渴望度過餘生。我們走訪三處海邊秘密好餐廳,石澳、流浮山、貝澳⋯⋯看看哪裡是沒有陌生人的沙灘,哪裡是最美的日落點,與之相伴的,還有本地啤酒、拉丁音乐、梅窩手作麵包和來自地中海的菜式。

特約撰稿人 王郁芳

刊登於 2015-10-07

攝:Billy H.C. Kwok/端傳媒

每到海邊便想起夏宇《甜蜜的復仇》,香港人的故事,與海分不開。在那個彼此指頭輕碰便面紅耳赤的日子,浪聲為過分的心跳打拍子;在不知天高地厚的年紀,海水洗去熱汗。今天海邊那鹹鹹的味道,彷彿就是已醃好風乾的前塵。找個地方,好好下酒﹗

貝澳Mavericks:沒有陌生人的黑沙灘

有些海邊讓人想起度假,有些讓人渴望度過餘生。像已在香港落地生根的英國人 Jay ,厭倦夜夜笙歌城市生活,便搬到大嶼山貝澳定居,去年更在沙灘邊開了 Mavericks 。   

大嶼山由梅窩到塘福一帶,屬於香港人集體回憶。學生時期,與同學在沙灘邊的度假屋宿營,那是一個做什麼也快樂的階段。如《六樓后座》序言「青春猶如方糖,對嗎?有稜角、易碎的、荒唐的、甜蜜的……這種甜蜜是要親身用舌尖的熱量才能溶化才能品嘗…..你總不能隔岸觀火。」貝澳灘上,溶化過不少方糖,海風中彷彿滲透着似曾相識的甜蜜。   

對於 Jay 來說,貝澳還讓他想起家鄉:「我出生於英國西南角康瓦爾(Cornwall)海邊,早已與海結緣。香港沙灘很多,不少距離市區才半小時車程,曬個太陽,可以回到喧鬧當中灌醉自己。但我搬到海邊,並非為了方便。像貝澳這種沙灘卻鮮見,它讓你記得來到海邊的意義,是為了享受清新空氣、發呆空間、輕鬆生活。望着大海已心滿意足,不須靠酒精麻醉忘憂。」   

餐廳旁的活動中心放了獨木舟和衝浪板給客人租用,夏天才令人聯想到沙灘,到了冬天,大海會憂鬱嗎?你會寂寞嗎?「這裏的冬天漂亮極了,餐廳裏意想不到的熱鬧。冬天的涼風令人想到戶外走走,很多人從梅窩經鳳凰徑和大牛湖頂來到貝澳,海邊餐廳是他們最愜意的終點站。」   

Mavericks 像個於大海闖蕩冒險完畢,願意在熱帶小島歸隱的海賊所建。門外堆了古老玻璃浮波,牆身掛飾和一桌一椅,都以二手木頭改造,粗糙而型格。這些木頭來自哪裏? Jay 聳聳肩說:「不知道﹗都是我的藝術家朋友 Start from Zero 、 Parent’s Parents 和 Mark Goss 設計,可能來自某個木碼頭,或者葡萄酒箱。那些椅子和餐牌用滑浪板改造,但問它們出處的話,最好用想像。」   

Mavericks 基本上每星期只開三天,星期六、日請來 DJ 打碟,熱鬧得會在人堆中迷失。星期五到訪,人流也不少, Jay 不時跟在場每個人打招呼。隔桌澳洲人笑話講得大聲了,舉起酒杯示意我參與他們的大笑。溫柔的海風可以吹走隔膜,身邊沒有陌生人。我們所說的雜亂,卻是 Jay 說的有趣:「本來已有一班朋友住在貝澳,這裏有英國人、美國人、菲律賓人和非洲人,什麼文化語言都有。對於我兩個小朋友來說,是認識更廣闊世界的好環境。來到海邊,便是朋友。你看那頭牛,牠叫 Billy ,有時會跑到餐廳來躺着睡。」   

餐廳露台種了香草, Jay 在貝澳還有個小農莊:「自家種的有限,我們會跟貝澳的農夫購買蔬菜,麵包由梅窩麵包師新鮮製造,啤酒也是本地釀製。肉類和海鮮大部分由外國入口,盡量使用有機貨。」講究,卻非提供須要儀態萬千的 fine dining 。餐牌上有炸魚薯條、漢堡包、吞拿魚他他,說不出可以籠統的國家風格,卻一看便想起沙灘和海洋, Jay 叫它們作沙灘食物(Beach Food)。在沙灘曬着太陽,或與海水嬉戲後,最想吃的菜式和飲品都在餐牌上。沒有服裝規定,菜式也是親民輕食。踏着滿腳泥沙,懶理頭髮還滴着海水,可以刀叉加雙手將美食送進肚子。   

日落之前, Jay 兩位可愛的小男孩來到 Mavericks ,校服沒換,便在 Vans 送贈的 U 形台上踩滑板。在海邊,要開心很簡單。腦中閃過搬到貝澳的念頭,想想,也快樂!

攝:Billy H.C. Kwok/端傳媒
攝:Billy H.C. Kwok/端傳媒
攝:Billy H.C. Kwok/端傳媒
攝:Billy H.C. Kwok/端傳媒
攝:Billy H.C. Kwok/端傳媒
攝:Billy H.C. Kwok/端傳媒
攝:Billy H.C. Kwok/端傳媒

Mavericks

地址:大嶼山貝澳泳灘

營業時間:星期五 5pm-11:30pm;星期六、日 11am-11:30pm

電話:(852)5662 8552

查詢:www.facebook.com/maverickshk

石澳Cococabana:小法國秘密天堂

被花崗岩小丘擁抱的石澳泳灘,本來是香港人的 best kept secret 。但在短短十年間,恬靜樸素小村落,變成法國人小社區,不知不覺冠上「小法國」美名。通往山脊的小路旁,兩、三層高的別墅漆上粉紅天藍翠綠的色彩,露台上木門前種上紅花,確令人想起法國蔚藍海岸。   

沙灘愈來愈熱辣,數年前在此還興起了滑翔降傘。 Best kept secret 公開了,小社區,卻沒有耳語秘密。「阿文,剛去跑山嗎?原來你那麼健康。」「是啊﹗你呢?居然沒去打麻將。」坐在隨便一家餐廳的露天茶座上,便聽得一清二楚,好像阿文平常不跑山,他友人愛打麻將,是全村也知道的事。   

牽着小狗經過的「村民」一眼看出你是石澳居民還是外來人,有趣的,他們愛跟陌生人搭訕,可能與村中人要聊的話題都聊過了。「住那房子的法國人啊,每月換個女朋友。」聊秘密,像偷窺了別人的生活。平靜小社區,靠秘密加入刺激,總有個讓人聊八卦的聚腳點。在石澳,便是 Cococabana。    Cococabana 位於石澳泳灘之上,是區內唯一面對海洋的餐廳。因為位置偏僻,也算不上著名景點,來石澳的,多是情侶,或一心要曬上古銅色肌膚的年輕人,幾乎沒有扶老攜幼的家庭。青春、浪漫,都倘佯在這片海洋旁。坐在餐廳露台最靠海的位置,就像坐在沙灘的太陽椅上,浪聲同樣在耳邊擦過。室內是白牆白紗白吊飾,像地中海小島上白屋的白。坐在白沙發上,外面的天空也希臘起來。縱使餐廳播放着拉丁音樂,腦中仍被音樂劇《MAMMA MIA!》內的《Our Last Summer》纏繞。   

在餐廳兼任大廚的老闆是英法混血兒 Jean-Paul Gauci ,曾經在法國馬賽的三星餐廳 Le Petit Nice 掌勺。來到香港,也曾於南丫島和深水灣開設餐廳,最後卻被石澳所迷。因為石澳讓他想起馬賽,甚至覺得這裏比馬賽更美。 Jean-Paul 以正統法菜經驗,將法國地中海的菜式帶到 Cococabana 。法國廚師,對食材來源有情義結,餐廳內的鱸魚、青口和大蝦等海鮮毋庸置疑來自法國普羅旺斯海岸。   

期待的秘密呢?可遇不可求﹗或許天空由天藍變成深藍,秘密才在微醺之間透露。但此時,不屬於小社區的我,只想聽海的訴說。某某,或某某的某某,與我無關﹗

攝:Billy H.C. Kwok/端傳媒
攝:Billy H.C. Kwok/端傳媒
攝:Billy H.C. Kwok/端傳媒
攝:Billy H.C. Kwok/端傳媒
攝:Billy H.C. Kwok/端傳媒

Cococabana

地址:石澳泳灘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 12nn-11pm

電話:(852)2812 2226

查詢:www.toptables.com.hk

流浮山小白屋:坐看日落海平線

香港,本是以海為生的地方。這歷史,早已被生於斯長於斯的年輕人忘記。西貢、香港仔和鯉魚門的漁船,對他們來說,只像主題公園內的道具存在着。反而只作過客的荷里活導演,對香港漁港形象念念不忘,只要在港取景,少不了因海風吹得滿面皺紋、戴上藤織漁帽的老婦,在避風塘內划呀划的畫面。那畫面,的確與背後的玻璃幕牆格格不入﹗   

漁業早於香港開埠之前便已出現,至今,漁民人口仍以千計,當中包括元朗流浮山的養蠔者。只要走進流浮山正街,生曬金蠔無比鹹鮮佔據鼻腔。香港養蠔業迄今至少有二百年歷史,一直以來在位處鹹淡水交界、承接珠江和深圳河淡水的流浮山進行,於清、明兩朝曾蓬勃發展。養蠔者至今仍使用傳統海底養殖法,每年五、六月間於泥灘放置石塊、瓦片或柱杆作為附着器收集蠔苗,讓蠔苗生長四至五年才收成。   

以往流浮山水質潔淨,蠔隻可以生吃或成為上乘肥美的火鍋食材。但隨着對岸急速城市化,生吃流浮山蠔等如冒險,於是製作蠔豉蠔油外,也生產出當地獨有的生曬金蠔。生蠔於當地去殼取肉生曬,所以村子盡頭臨海地方,堆起了一座座蠔殼丘。在白天毫無生氣的蠔殼,在黃昏卻成為攝影師愛好者醉心的布景。   

到流浮山的,都衝着當中的海鮮酒家而去。一如香港所有觀光漁村,在海鮮檔買下生猛海鮮,便在訂了位的酒家請廚師加工。流浮山最大獨特性,是村內經營生意的只有原居民,從來拒絕外地人進駐,保留濃厚本土漁鄉風味。流浮山面對深圳灣大橋,縱使對岸已建滿摩廈,景致仍然開揚,金黃夕陽落入海平線下。可是,所有酒家都位於正街之內,沒一間面對大海,白白將「最美日落」拱手相讓給旁邊的下白泥。   

直到今年初,蠔殼丘前的小山坡上出現玻璃小白屋,「最美日落」地點要改了﹗餐廳叫流浮山小白屋,簡單直接的名字。老闆娘 Mabel 丈夫是流浮山居民,兩年前買下本來丟空了的房子,當作短休的度假屋。可是愈愛眼前的日落,愈不願意獨佔,巴不得全世界都為這景觀感動得屏息靜氣。於是,便與家人將三層高房子改裝成餐廳。   

流浮山以海鮮聞名,黃昏前會遇上漁船泊岸的繁忙場面,但住在村內的人可不會天天吃海鮮。像 Mabel ,在家或外出也喜歡吃牛扒喝紅酒。餐廳邀來有十多年西餐經驗的朋友幫忙,菜式都是 Mabel 最愛,德國鹹豬手、鵝肝拼美國頂級牛柳三文魚黑松露帶子。放棄地利噱頭,不賣中式海鮮鑊氣小炒,因為覺得「能看見海的餐廳應該浪漫,西餐正擁有這格調。」   

別留待天色變黃才到達,早些坐到二樓玻璃露台上,看着潮漲或潮退,波光粼粼的海面徐徐地被金黃太陽染色,漸黑的天空塗上一抹紫藍紅霞,最後目光被深圳灣公路大橋的華燈吸引。回過神來,想起很久沒為一個風景長時間呆坐。

攝:Billy H.C. Kwok/端傳媒
攝:Billy H.C. Kwok/端傳媒
攝:Billy H.C. Kwok/端傳媒
攝:Billy H.C. Kwok/端傳媒
攝:Billy H.C. Kwok/端傳媒

流浮山小白屋

地址:流浮山山邊街7號

營業時間:星期二至日 5pm-11pm

電話:(852)5237 2257

查詢:www.facebook.com/lfswhitehous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