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態度、觀點、分析,深度思考與解析,你的時代觀察夥伴。

《立場案》遙遙無期的等待:法官在刑事案件中儘早作出判決的人權法責任

《立場案》遙遙無期的等待:法官在刑事案件中儘早作出判決的人權法責任

難道這代表法官不受任何約束,審結案件即可以隨意束之高閣,遲遲不頒布判詞嗎?

【母親節】母職路上,女人需要的不是讚美,而是忠告與支援

【母親節】母職路上,女人需要的不是讚美,而是忠告與支援

若你有一個女兒;或想像自己有一個女兒。

專訪法律學者張湖月:當中國式監管遇到互聯網巨頭,揭露出體制什麼樣的問題?

專訪法律學者張湖月:當中國式監管遇到互聯網巨頭,揭露出體制什麼樣的問題?

2020至2022年的「監管風暴」與其說是政府強勢的表現,不如說是制度失靈的體現。

各國在綠色能源產業政策上的「軍備競賽」,對全球新能源格局意味着什麼?

各國在綠色能源產業政策上的「軍備競賽」,對全球新能源格局意味着什麼?

中國遙遙領先,歐洲被遠遠拋在後面,但未來的需求需要這麼多產能麼?

賴清德新內閣的起手式:賴卓體制如何實現「賴清德意志」?

賴清德新內閣的起手式:賴卓體制如何實現「賴清德意志」?

賴清德在用人上趨於謹慎保守,第一次內閣主打的是安全牌。

【書評】《誰在害怕性別?》當性別成為製造恐慌的鬼魂,巴特勒如何拆解

【書評】《誰在害怕性別?》當性別成為製造恐慌的鬼魂,巴特勒如何拆解

性別研究說來說去就是從權力中解放慾望,讓我們自由地愛、共識地欲、欣然地活出自我。

墜落與審判:女強男弱的家庭分工,就是女強男弱的婚姻嗎?

墜落與審判:女強男弱的家庭分工,就是女強男弱的婚姻嗎?

對我們理解現代婚姻和性別問題有何啓示?

《可憐的東西》:如何製造女性虛假意識

《可憐的東西》:如何製造女性虛假意識

而尋找答案,毫無疑問要回歸到原著與電影之間。

對話反錫安主義猶太活動家: 在德國,猶太人成為「反猶」指控的最大受害者

對話反錫安主義猶太活動家: 在德國,猶太人成為「反猶」指控的最大受害者

當一切罪行都是以猶太人為名而實施,當猶太人被徹底與以色列政權綁定在一起,反錫安主義的猶太人的在場就更加重要。

解殖批判如何從法治出發:讀《在夾縫中抵抗》

解殖批判如何從法治出發:讀《在夾縫中抵抗》

今天還應該如何理解法庭和法治的價值和角色呢?

葉靜倫:花蓮大震之後,鉅額捐款如何成為捐款人想要的樣子?

葉靜倫:花蓮大震之後,鉅額捐款如何成為捐款人想要的樣子?

錢花不完、很難花,甚至亂花,真的只是捐款專戶可信度的問題嗎?

她邦:祛除國家敘事的女性共同體

她邦:祛除國家敘事的女性共同體

我始終堅信關心身邊一位失業女工的生活窘境,比關心一場「奪回領土的戰爭」更迫在燃眉。

中共如何破解威權宣傳的兩難困境:新媒體時期的官媒策略與大眾動員技巧分析

中共如何破解威權宣傳的兩難困境:新媒體時期的官媒策略與大眾動員技巧分析

官媒超出預期地全面激發了群衆的興趣和認可度,「十年前,沒有人讀《人民日報》,今天,所有人都讀《人民日報》」。

專訪聯合國難民署駐烏克蘭代表比林:烏克蘭人最深的恐懼是被世人遺忘

專訪聯合國難民署駐烏克蘭代表比林:烏克蘭人最深的恐懼是被世人遺忘

「我的工作的重點之一,是讓世界上的人們也能感受到烏克蘭人在感受到的痛苦。」

「中國因素」失效,「疑美論」四起,台灣大選後中美台的下一步

「中國因素」失效,「疑美論」四起,台灣大選後中美台的下一步

大選期間,台灣對中國的不信任感上升,但這並不意味著台灣人會更加親近美國。

台灣保母虐童案:「不好找」與「沒得挑」外,居家托育還有哪些問題?

台灣保母虐童案:「不好找」與「沒得挑」外,居家托育還有哪些問題?

若無法有更多專業、年輕的保母投入,面對安置的需求與時間壓力,更容易落入「先求有,再求好」的困境。

劉文、丘琦欣:離散華裔左翼與中國民族主義情結

劉文、丘琦欣:離散華裔左翼與中國民族主義情結

文章提出「左獨」立場,思索其困境與可能的出路。

「緬A」的3000點保衛戰:中國股市的政治經濟學與制度困境分析

「緬A」的3000點保衛戰:中國股市的政治經濟學與制度困境分析

中國股市,誰的意志?看似是經濟問題,其實是政治問題。

一念之變,十年之途:太陽花精神的離散與重訪

一念之變,十年之途:太陽花精神的離散與重訪

如今在距離太陽花既不遠也不近的十週年,記憶這場運動最好的方式,也許已不再僅是談論它的歷史定位與成就。

疫情後中國製造業的罷工潮:經濟下行時,中國工人的行動與困境

疫情後中國製造業的罷工潮:經濟下行時,中國工人的行動與困境

2023年的罷工潮相比2016年,由於政治經濟環境的變化,無論是資方策略、工人行動、還是政府態度都呈現了一些新的特點。

金廈快艇事件,北京的「切糕困境」和對台政策的轉向可能

金廈快艇事件,北京的「切糕困境」和對台政策的轉向可能

如若在未來習時代的中國不能或無法突破「切糕困境」那麼,「統一」的目標大概率會變的愈發幻滅。